靠著這個,他可以在電影裡夾帶無數私貨,暗搓搓地諷刺西方那套弱肉強食、只對強者寬容的雙標價值觀。
可惜,剛開始的時候,他玩脫了。
因為輪迴後遺症,導致他怨氣太重,王也的操作太過急切,私貨塞得明目張膽,就差把「我是你爹」四個字打在公屏上了。
尤其是在戛納電影節上,面對一個法蘭西人的傲慢,他沒忍住。
對方那句「藝術需要文明的引導」,讓他直接掀了桌子,順手把對方的幾十個保鑣揍得滿地找牙。
那一架打得是真爽。
後果也是真的慘。
他親手終結了自己幾部電影在海外的發行之路,之前的努力幾乎付諸東流。
吃了大虧之後,王也才算真正冷靜下來。
他是知道想在別人的地盤上打贏,光有蠻力不行,得學會利用規則,甚至……利用他們的貪婪。
不過知道不代表要去做。
自從那次挫折後,他開始學著當一個真正的資本家。
他不再吃獨食,而是主動敲開了好萊塢的大門,將一部分利潤分給那些貪婪的土著,讓他們為自己的電影保駕護航。
「錢,你們賺。名,歸我。」
當金錢淹沒了那點可笑的傲慢,一切都變得順理成章。
好萊塢的資本家們,一邊罵著王也是個不懂藝術的混蛋,一邊開心地幫他把電影推向全球市場,票房一路高歌猛進。
看著賬戶裡不斷暴漲的數字,王也只是笑了笑。
用你們的錢,賺你們的錢,還要在你們的螢幕上,輸出我們自己的東西。
這才叫殺人誅心。
2011年12月,京城的冬日寒風刺骨,卻吹不散禮堂外湧動的人潮與熱浪。
今夜,群星文化年度最重磅的電影將在此揭開神秘面紗。
「星際穿越」。
單是那一長串的投資數字就足以讓整個行業為之側目——1.5億美元。按照當下1:6.7的匯率,實打實的十億人民幣砸了進去。
這筆錢,足以讓國內任何一家影視公司傾家蕩產也攢不出來。
群星文化雖然有自己的院線,但滿打滿算也只佔了國內百分之十二的市場份額。剩下的百分之八十八,都握在那些既是對手又是“朋友”的公司手裡。
為了拿下排片,公司的談判團隊磨破了嘴皮,最終從一群餓狼嘴裡搶下了一塊肥肉——史無前例的首月百分之四十票房分成。
條件很優厚,壓力也同樣巨大。
這意味著,「星際穿越」的票房至少要衝破二十五億大關,王也才能摸到回本的門檻。想要真正盈利,三十億票房是最低要求。
在2011年的國內市場,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奇蹟。
然而,群星文化上下,從王也到最底層的宣發人員,臉上卻看不到半點緊張。
他們的底氣,源於一份覆蓋全球的發行計劃。
「星際穿越」獲得了在九十個國家同步上映的資格。
這不僅僅是上映那麼簡單,絕大部分地區的排片率都保證在百分之十以上。
在亞洲基本盤,日、韓市場直接給出了百分之二十五的驚人排片,而早已被王也個人影響力深度輻射的東南亞市場,更是開出了百分之三十五的恐怖排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