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邦的妃子,不得不提一件有趣的事。
在劉邦接到任命文書返回沛縣的途中,正好遇到劫匪搶劫錢財的場面。
此時的劉邦正是學有所成之時,身上伴有不俗的武藝,加上從小接觸的是儒家文學,富有一身正氣,當即衝了上去,欲行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之事。
正拔起腰間長劍,架起胯下駿馬時,突然從叢林中冒出一個人影。
去搭弓射箭上來就秒掉兩個賊人,然後邊走邊射,也是技藝非凡。
隨著距離不斷靠近,他由遠攻換近戰,拋棄手中的弓,撿起一旁屍體,手中的大刀,衝上前與劫匪戰成一團。
看得劉邦目瞪口呆,不禁驚歎道。
“想不到世間還有如此兇猛之士,兄弟,莫慌,某來助你!”
隨著劉邦的加入,剩下的二三十個劫匪,瞬間土崩瓦解。
尤其是劉邦那手劍術,配合手中利劍,當真是十步殺一人。
不過奇怪的是,剛剛出手的人,提起砍刀,卻一人未殺,打架起來也是畏畏縮縮打架起來。
至於之前以為射殺的人,也是因為距離遠未看清,那些人並未被射中要害,一個個只是重傷倒地。
這讓劉邦不禁眉頭一皺,他不知該說此人心善,還是江湖經驗不足。
搖了搖頭。
然後,開始查缺補漏,對那些未死之人,一個個補刀,結束他們的痛苦。
面對劉邦的如此行之遠,那個率先挺身而出的人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麼,但終究沒有開口。
劉邦雖然覺得此人怪異,卻沒有多說,他雖然不理解這位一身武藝的年輕人,為何形勢唯唯諾諾,沒有一點大俠風範,但是他表示尊重,個人有個人的選擇,他不會干涉對方。
在確認場上沒有活著的劫匪後,嗯,來到受害的老者面前,將其攙扶起來。
“老人家,您沒事吧?”
面對劉邦伸過來的手,老者並未理會,而是開口道。
“咳咳,快,快去看看我的女兒們,先確保他們沒有事,不必管我。”
“這怎麼行?放心,馬車還好好的,你在裡面的家眷,不會有事,倒是你一把年紀,更值得被關注,來,我扶你起來。”
說完後,劉邦再一次伸出了援助之手,這一次老者並沒有拒絕,在劉邦的幫助下緩緩起身,並被攙扶著來到馬車旁。
而此時,那位義士也將還活著的護衛聚攏起來。
老者,也就是呂公,現在一心想著女兒的安危,來到馬車旁後,連忙開口道。
“稚,咳咳,雉兒、素兒你們還好嗎?快出來,讓爹爹看看。”
隨著呂公的話,馬車內才終於有了動靜,隨著一個纖纖玉手撩起簾子,露出馬車內的景象。
之前馬車內,有著兩個瑩瑩少女,兩者年歲相差不大,容貌相似。
較小的那一位,眼中帶著淚痕,手中拿著絲絹,擦拭著眼睛兩側。
撩起簾子的較大的姐姐,她面容堅毅,好似並沒有因劫道之事驚恐,但是她晃動的眼神,以及顫抖的雙腿出賣了她。
她的內心也並不平靜,可能是為了照顧妹妹,拿起姐姐的擔當,一直在強撐著,在妹妹面前保持從容不迫的狀態。
她這樣的行為,讓劉邦十分欣賞她。
劉邦過往走南闖北,也很少遇到這麼有擔當的姐姐,畢竟多數平民百姓因大亂缺乏糧食,都出現易子而食了,哪裡還有那麼真摯的情感?
這些現象都是這個時代的悲劇,所以難得看到如此溫馨的家庭,不免讓他有些感慨。
這也讓劉邦想起了他的父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