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屠白起領兵征戰自是不用多說,現在雖沒有霍去病,但白起也完成了封狼居胥的偉業。
本以為征討蠻夷要打到第二年,卻不想年末就已打到狼居胥山。
一眾蠻夷潰不成軍。
同在退回的過程中,還帶著大量的蠻夷俘虜,統統投入到長城的修建當中。
沒錯,就是長城,長城的建設在一統後,國家政策的商議中就已定下。
不過,由於百廢待興,秦國正在極力維修各地設施,還沒有餘力修建長城。
加上已經派白起主動出擊蠻夷,所以,長城計劃暫時擱置。
不過這次白起帶來的俘虜,卻將長城計劃,提前開始。
對於這些修建之事,白起只是留下手下心腹,以及五萬人巫精兵監管。
當然,這些人同時還防範著蠻夷再度來訪,有值守邊疆之職。
不過這些只是兼職,待白起回去後,嬴政就會派蒙恬著二十萬大軍前來鎮守。
當然,這些軍隊會比原軌跡要少,並不是全部精銳兵力,因為主動出擊,將蠻夷稱作只剩歪瓜裂棗了。
就這樣,白起於同年二月回到咸陽,被嬴政的親自接待,並授予候爵,立廟宇神像,享人族香火。
時光飛逝,很快就來到了,泰山封禪的六月份。
這一日,風和日麗,鳥語花香。
泰山,這座屹立於華夏大地的巍峨巨峰,其自然風景之美,足以令人心曠神怡,歎為觀止。
晨曦初照,泰山彷彿從沉睡中緩緩甦醒,山巔之上,雲霧繚繞,如夢似幻。
陽光透過薄霧,灑在蜿蜒的山路上,金光閃閃,為這雄偉的山脈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山林間,松柏蒼翠,鬱鬱蔥蔥,它們歷經千年風雨,依然挺拔蒼翠,見證了泰山的滄桑鉅變。
隨著海拔的逐漸升高,景色也隨之變幻莫測。
山間溪流潺潺,清澈見底,水聲與鳥鳴交織在一起,奏響了一曲大自然的交響樂。
沿途奇石嶙峋,形態各異,有的如猛獸咆哮,有的似老翁垂釣,讓人不禁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及至山頂,豁然開朗,只見雲海翻騰,群山如黛,彷彿置身於天地之間,渺小而又偉大。
此時,若恰逢日出東方,萬道金光穿透雲層,照耀在泰山之巔,那一刻的震撼與美麗,足以讓人忘卻塵世煩惱,心靈得到淨化與昇華。
而此刻,泰山腳下,匯聚著眾多人員,他們都在為這歷史性的一刻做準備。
雖然剛剛清晨,但是前來觀禮的百姓卻不少。
畢竟八卦之心難以抵擋,像泰山封禪這等如此重要之事,得到訊息的百姓怎能不來。
除了零星幾個堅持種地以外,泰山附近的百姓,幾乎都來了。
而今日過後,泰山對於人族的意義再加一成,於泰山封禪,將成為人族正統君王登基的必辦禮儀。
對於登基這種重要之事,嬴政與秦國民眾(老秦人)都非常重視。
當然,由於此事還關係到人皇復辟,火雲洞和人族祖地的諸多先賢,都將目光投來此地。
與此同時,天地的諸多聖人和大能,紛紛投來目光。
而李陽早月前,就帶著小徒弟趕來此地,昨日安頓好徒弟之後,就一直在此等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