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為秦國征戰沙場,攻城掠地,到最後卻因為功高震主,被下令賜死。
當然,當時秦國的君主秦昭王是個明君,雖然他也有些忌憚當時白起的功績,但從未想過殺他,不過礙於群臣的壓力,他只能有下令賜死這唯一的選擇。
為了不寒了功臣的心,也對得起自己,他在下旨的前一天,獨自與白起面談,沒有人知道他們談的是什麼,只知道那天過後白起自盡而亡。
實際上,那天秦昭王是與白起商談假死脫身的事,他向白起表述了他的無奈,並說出了他的想法。
明面上他的功績過大,遭人嫉妒,那些朝臣容不下他。
那麼就轉到幕後,明的不行就來暗的,他希望白起能夠假死後,退居幕後,成為秦國的底蘊,守衛大秦。
當時的白起,已經回想起部分的記憶(平心的手段),為了巫族大計,即便秦昭王不說,他也要想方設法留在大秦,與其達成合作。
加上他本身殺戮過多,煞氣過重,需要靜心養神,來平復浮躁的內心。
現在秦昭王的提議正合他意,當然不可能拒絕,於是兩人一拍即合,相談甚歡。
第二天秦昭王下令後,白起展現演技,做出一份悲壯的舉動之後,揮舉長劍自刎(區區抹脖致命傷,對於體魄專精的巫族,尤其是他這個境界,問題不大)。
自刎脫身後,秦昭王下令將其厚葬,同時,將提前準備好的棺材送了過去。
當時群臣一看,連棺材都準備好了,紛紛猜測秦昭王早有賜死白起的心,對於他們的提議,只不過是順水推舟吧。
紛紛苦笑一番之後,開始以訛傳訛,之後在七國之中流傳的就是,秦昭王無容人之心,善於嫉妒,真小人也。
殊不知,在他們嘲笑的時刻,被放入棺材的白起就已經恢復如初,悄悄的回到咸陽宮。
在接受秦昭王的暗令後,就隱藏在峨眉山,為秦國培養刺客死亡,像羅網就是其延伸組織。
“白起將軍,我想你該走到明面,以人巫的身份,重現的世間。”
白起喝了口清茶,聲音沙啞地回道。
“你是平心尊主選中的人,也相信尊主的眼光,這次能讓你來說明時機已到,可那……”
說到這裡,聲音頓了頓,面容有些糾結。
良久,似乎想通了什麼,嘆氣後說道
“唉,算了,此生雖為人族,但為的秦國付出大半心血,也算償還了秦人因果,這次就以巫族之名與其合盟吧。”
“我同你走一遭,掩日。”
“在。”
話音剛落,自遠處,山林中飛快的跳出一個人影,來到白起身旁,單膝下跪。
“你去整合部眾,與咸陽城外匯合,我們也該走到明面上了。”
“是。”掩日簡單的應承後,便飛身離去。
在掩日離去後,白起起身隨著生存之地整理了一番,然後啟動陣法,將這裡隱藏。
做完這一切之後,便跟著李陽,去望秦國都城,咸陽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