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的時候,一共誕生了四五種硬體描述語言,其中用得最多的是verilog。
而且,要想設計晶片,估計是要建立一整套電子設計自動化工具的。
講真,現在張紅衛有點兒頭大。
炮位偵察雷達的研製,其實涉及了挺多的科學範疇。
只是晶片這一塊,就是一個大的供應鏈體系。
而要把晶片給搞定了,那不知道要投入多少物力人力呢!
不過,如果能為國家做點什麼,張紅衛是很樂意的。
晶片算是未來科技發展的一塊最重要的基石。
搞晶片很難,遠非現在的張紅衛能駕馭。
能做多少那就做多少吧。
趁著電腦還沒買回來的時間,張紅衛這天跑到了清華,他要去拜訪一下清華電子系的一位高人徐正義。
這位徐教授在1970年代初主持研製出了龍國第一臺自動光刻機,這在當時還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徐教授還為此而得到了全國科學大獎。
張紅衛想要去看看,徐正義的實驗室能否具備造晶片的實力。
畢竟,前世他看資料,說徐正義研究出來的這臺光刻機還實現了量產。
但是,造晶片可不止是光刻這一道工序……
前面還要準備矽片、光刻膠等等原料,後面還要進行蝕刻、封裝、檢測等流程。
既然說可以批次生產,那豈不就是說,這些流程都可以做嗎?
張紅衛不請自來,讓徐正義頗有點兒吃驚。
“哈!沒想到,紅衛同志會來,快請坐,我給你倒水。”
徐正義挺熱情地招待張紅衛。
他甚至都沒問張紅衛過來找自己的原因是什麼。
張紅衛也不拐彎抹角,他微笑著說道:“徐老師,這是我的介紹信,請過目!”
要過來見徐正義,還想了解晶片製造這樣的機密,那肯定是要有介紹信的。
徐正義接過介紹信看了一下。
他恍然地看了一眼張紅衛:原來部隊高層介紹過來學習參觀光刻機制造晶片流程的。
只是,有點兒奇怪啊……
為啥部隊會派一名文職來參觀晶片生產呢?
在徐正義的眼裡,張紅衛就是個文職人員。
雖然前一段時間因為一系列的文章而名聲大噪,但跟科研是不搭邊的。
“哦,參觀晶片生產,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只是,我能冒昧地問一下,這是打算幹什麼呢?”
“不會是您要寫一部反映晶片生產的文學作品吧?”
張紅衛有點兒哭笑不得。
文人的標籤看來自己是短時間內拿不掉的了。
張紅衛覺得,像徐正義這樣的人,應該也是機密保護人員之一。
自己透露一點訊息,應該沒什麼問題吧?
畢竟,將來張紅衛還想要拉徐正義幫助自己搞炮位偵察雷達呢。
不過,他轉而一想,先隱瞞目的也是有必要的。
既然對方認為我是來採風寫文的,那我就來個既不否認也不承認吧。
張紅衛這麼想著就笑著說:“謝謝徐老師的支援。那我現在可以問您幾個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