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飆:從小兵到軍工巨擘

第74章 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張紅衛中午跟徐正義一塊兒吃了個飯。

隨後,他就跟著徐正義一起去了徐正義主管的那個晶片實驗室。

這個實驗室並不只一間大房子,而是分成了好幾間。

其中光刻機單獨佔了一間。

光刻機所在的房間整體的清潔情況保持得還是不錯的。

張紅衛看到了空氣除塵淨化裝置。

這臺光刻機是接近式的光刻機。

接近式的光刻機比接觸式的要好了那麼一丟丟。

它的掩膜版並不跟覆有光刻膠的鬼片接觸,而是透過光的作用,將掩膜版上的電路圖形投影到光刻膠上,然後顯影出圖形,最後經過蝕刻、離子注入等程式,製造出有效的積體電路。

不過,接近式光刻機掩膜版還是非常容易被光刻膠汙染,結果就導致了晶片會出現很多的瑕疵,這也使得良品率非常的低。

到了1970年代末,其實接近式光刻機在蜥方強國都已經差不多被淘汰了。

如今,腳盆是晶片科技最為發達的國家。它的浸潤式光刻機獨步天下,不僅可以製造製程接近微米極限的晶片,而且生產效率高,良品率也非常高。

張紅衛心想:其實浸潤式的光刻機並沒有太多高深的技術,完全可以造一臺出來。

不過,需要耗費不短的時間。

可現在他已經沒有什麼時間可以用來浪費,打猴行動預計再有一個多月就開始了。

炮位偵查雷達必須得儘快抓緊時間搞出來啊。

不行的話,那就先用這臺光刻機湊合一下得了。

“徐老師,我想知道,咱們現在能在實驗室生產出晶片來嗎?”

徐正義點點頭說道:“可以的,晶片還是能做的,不過,不能大批次生產,只能小打小鬧。”

張紅衛說:“這次咱們是想要研究一種雷達,需要造一些晶片,如果能在實驗室小批次生產,那是最好不過。”

徐正義心領神會地點頭說道:“看來,紅衛同志一開始就是想要用咱們實驗室的裝置生產你自己研究所需的晶片。”

“這個我可以全力協助,沒問題的!”

接下來,徐正義又帶著張紅衛參觀了他實驗室的其他部分。

他發現,徐正義的這個實驗室倒是真的挺齊全的,從提純製出多晶矽,一直到矽片製造,再到光刻、蝕刻、離子注入,這裡都可以搞。

裝置的確是很簡陋,很多工藝都需要手工操作,生產效率自然是上不去的。

張紅衛問徐正義:“徐老師,咱們國內的晶片廠是不是挺多的?”

徐正義點點頭說:“的確不算少,全國各地據說有幾百家半導體生產廠。”

“但是效率是真的很低。”

“主要是晶片使用的地方也不多,基本都是航空航天和導彈等領域。”

張紅衛點頭:“您說得對,廠是不少,問題主要是生產效率太低,晶片市場需求不大。”

“我聽說,咱們全國所有的晶片生產工廠全年的產量僅相當於腳盆一家大型晶片工廠月產量的十分之一……”

“這真的是有點兒太慘了。”

徐正義有點兒苦惱地說:“所以,我現在常常在思考:咱們晶片科技的發展是起步不算晚,可發展太慢了,以至於被腳盆雞給碾壓得狼狽不堪啊!怎麼才能改變現在這個情況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