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飆:從小兵到軍工巨擘

第88章 天才們紛紛入我轂中【求全訂】

劉川之彷彿已經看到張紅衛抓耳撓腮的樣子。

想想他心裡就痛快無比。

不過,接下來發生的事情讓他有點兒懵逼。

因為,張紅衛開始給倪廣南解答讓他困惑的問題。

張紅衛講得頭頭是道,條理清晰,一針見血。

倪廣南不理解的地方被張紅衛寥寥幾句的點撥,一下子就醍醐灌頂了。

“紅衛同志,聽你這麼一講,我一下子就全明白了,不過,我這裡還有幾個問題,能再麻煩一下嗎?”

倪廣南好不容易逮著個能給他解疑答惑的,根本就不顧及場合。

王鼎一微微皺眉,說:“廣南同志,你的問題,我認為可以稍後再問,咱們還要討論合作的事情。”

張紅衛微笑著擺手,和顏悅色地說道:“沒關係,倪老師有什麼不明白的,問一下也不耽擱多少時間的。”

張紅衛是想要跟倪廣南快速建立一個比較好的關係。

幫他解答幾個問題,就能令他信服,這是很合算的一件事。

倪廣南已經翻著自己的小本本開始提出問題。

張紅衛則是耐心地講解著。

他講的不多,但總是能講到點子上,讓倪廣南的問題一下子迎刃而解。

就這麼地,倪廣南問了半個小時的問題,張紅衛全給他解答了。

這也讓倪廣南對鴻蒙晶片設計語言有了一個深入的系統的掌控。

倪廣南很高興。

“謝謝你啊!張老師,不是你,我自己不知道要琢磨多久,才能把這些問題全部搞透徹呢!”

張紅衛笑著說:“能幫到倪老師,我也挺有成就感的。”

“倪老師可一直都是我敬佩的科學家。”

站在一旁一直沒怎麼說話的黃靈依笑道:“張老師,您不能厚此薄彼的吧?”

“我這兒也有一些問題,可以幫忙解答一下嗎?”

王鼎一內心也有點兒五味雜陳。

就憑剛才張紅衛和倪廣南的那一番問答交流,他已經是確定了一件事:張紅衛絕對是有真才實學的天才……

這年輕人,到底是怎麼做到學識這麼淵博,還能有如此驚人的創新能力的?

張紅衛含笑對黃靈依點點頭,說:“當然不會。我盡全力看看能否解答黃老師的疑問吧。”

對黃靈依,張紅衛的印象也十分的深刻。

尤其是她那句話:我最大的心願是匍匐在地,擦乾祖國身上的恥辱。

太震撼人心了。

這是一位真正的愛國者。

她在退休之後,還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龍芯的研究中去。

龍芯1號晶片的全定製宏單元的設計包括暫存器、IO、pad等都是她負責的。她也因此被稱之為“龍芯之母”。

就這,居然還有造謠者說什麼龍芯是剽竊換殼之作啥的,那些人不過是想要擾亂國家的CPU自主研究程序罷了!

愛國者應該主導科研發展,只有如此,國家的科技發展才有希望。

張紅衛就開始跟黃靈依探討起令她感到困惑的一些問題。

他們探討了大概十多分鐘的樣子。

黃靈依的問題差不多就被解決掉了。

倪廣南說:“張老師,不瞞您說,剛開始,我是不太看好您能把晶片自動化生產這個問題給解決掉的。”

“但現在,我認為,您有解決這個難題的絕對實力。”

倪廣南說話很是直接,一點沒繞彎子。

這也是不少優秀科學家的人際交往的方式。

他們非常的率真。

張紅衛含笑點頭說道:“謝謝倪老師的認可。”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我也非常需要您和黃老師這樣的優秀科學家的幫助。”

“現在我誠摯地邀請黃老師和倪老師加入我的團隊,可以嗎?”

黃靈依和倪廣南自然是毫不猶豫地點頭同意。

張紅衛在計算機所也開了個座談會。

他是按照黃靈依和倪廣南的建議,找專門的人才過來座談。

座談之後,他又成功地收穫了一批人才加盟。

……

幾天之後,張紅衛選拔人才的考試在北大舉行。

主要是京城的院校學生以及研究院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

當然,還有各地推薦來的優秀的神童和天才。

龍國是個自古來就崇尚神童的國家。

從70年代末開始,各地各大學各機構就在努力發掘少年天才。

龍國科學技術大學甚至從1978年就開始招收少年班,為培養早慧少年建立特殊的教育模式。

這些被招進來的少年,甚至都沒有完成常規的中學教育,就被大學招錄。

所以,張紅衛為自己的課題團隊選拔天才的通知發下去之後,各地的行動還是配合度挺高的。

張紅衛原本想著,能有幾百個人參加考試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豈料,這次參加考試的人竟然多達三四千人……

組織者不得不騰出來好幾座教學樓專門用以考試。

考試的時候,楊志祥陪著張紅衛還巡視了一下考場。

楊志祥笑著說:“紅衛呀,咱們為了準備這場考試可是全校都調動起來了。”

“校長為這個事都召開了兩次會議。”

張紅衛說:“感謝學校,感謝校長,感謝所有的工作人員。”

“我真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參加考試。”

因為張紅衛其實已經選了幾百個合作者了。

整個北大的資源他都可以充分利用,其實,他對這次的人才選拔並不是太上心。

他是真沒想到,會有幾千人過來參與考試,只為了能夠參加自己的這個晶片課題團隊。

楊志祥說:“幾千個人,我看能選出來幾十個,都算不錯的了。”

“你出的題,我感覺都很難了。”

張紅衛親自為這次的選拔出了考題。

他主要圍繞理工邏輯思維來出題。

他出的題涉及到的知識點並不是特別難。

但是,題目出得非常的活,都是跟實際結合比較緊密的。

算是實務題吧。

考試內容主要是數學,涉及一部分物理和化學。

同時應用題也考核了考生的思維理解能力,因為他出的大題題幹內容很多,需要費點腦筋才能理解透徹。

張紅衛說:“能選出來十個八個天才,我就心滿意足了。”

楊志祥微笑著說道:“能再選出哪怕一個像你這樣的天才,那這次考試都是超值的。”

張紅衛心想,我這樣的天才……是真的不好選,因為,我是開了掛的,普通人他們沒有掛怎麼跟我比?

兩個人差不多巡視了全部百十個考場。

對楊志祥來說,累是真的有點兒累,不過他心裡很高興。

因為,這次的選拔對北大和該校的無線電電子學系都是有利的。

將來選出來的天才,北大是要專門成立班級進行培訓的。

天才們很可能都要學無線電和電子類的專業。

張紅衛在巡視各考場的時候,他是特別留意的。

他想看看參加考試的人裡有沒有前世特別出名的優秀人才。

結果,還真被他發現了一個。

那是一個瘦弱的孩子,身子都還沒長開,一臉的稚嫩。

但張紅衛第一眼就從他臉上看到了熟悉的地方。

求伯均?

不會吧?

這些人竟然把求伯均給找過來參加考試了?

張紅衛特別走到了求伯均坐的桌子旁證實了一下,他發現,這個孩子還真的是求伯均。

他就順便看了一眼求伯均做題的情況。

前世的時候,求伯均好像高考數學是滿分。

他參加的是1980年的高考。

求伯均是個絕頂聰明的人,數理化都非常的好。

不然也不可能16歲就考上國防科大。

張紅衛看了幾眼,點了點頭:天才畢竟是天才啊……答題的情況還是不錯的。

就這考場裡絕大部分的人,看見題目都是愁眉苦臉的,不少人,嘴咬筆桿,發呆半天都不知道該怎麼下筆的。

張紅衛從考場出來,楊志祥說:“那孩子確實非常不錯,紅衛你也一眼看出來了啊。”

張紅衛點點頭說道:“天才跟普通人真的很不一樣。”

楊志祥說:“這話我認同。”

“不過,咱們有更優秀的天才,比這個年齡還小呢。”

“我看到報道說,龍科大少年班有一大批的少年天才,有人3歲就能認一百多個字,5歲就能認三四百字,7歲就能作詩了。”

張紅衛笑著說:“那這是個文科方面的天才吧?”

“考察天才,還是要全面一些,要看看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怎麼樣。”

“不能靠民間傳說來挑選天才。”

楊志祥點點頭說:“有道理。”

“這次咱們也給龍科大那邊發通知了,不過,他們的少年班的英才只有一個過來參賽的。”

張紅衛問:“是誰?”

楊志祥說:“叫謝延波。這孩子牛啊,11歲進入龍科大少年班,跳過了整個的中學階段,進入大學之後,一年學完了全部龍國中學的課程,而且成績相當的優異。”

“他的大腦堪稱頂級大腦了。”

張紅衛思索了一下,他記得這個人。

此人智商極高,非常的聰明,不管學什麼都很快。

僅用兩年學完本科的可成,15歲成為碩士,據說要不是跟導師鬧彆扭,他21歲就有可能成為博士。

不過,這人情商也是不高的。

他太率直,有什麼話說什麼話,而且不會給老師留面子。

結果就是:他21歲的那年,跟博士導師徹底鬧崩掉,拿不到博士學位,不得不跑到猶撒的普林斯頓大學師從諾貝爾獎得主安德森。

然後,他又一次跟導師鬧僵,直接被驅逐了……

最後,他不得不回到母校以碩士的學歷成為了一名物理老師。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