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狂飆:從小兵到軍工巨擘

第15章 永遠的經典:81式自動步槍【求收藏求資料】

這種方式縮短了導氣管跟槍管之間的間距,也減少了連發射擊時槍口的上跳。

另外,81式還採用了一種氣孔調節裝置。正常狀態下用小氣孔射擊,射速600到700rpm,自動機後退到位速度不大於2.5m每秒。

在嚴酷環境條件下射擊,則使用大氣孔,這樣可以給予足夠能量克服外界大阻力,保證自動機可靠工作。

而發射槍榴彈的時候,為保證全部能量用於榴彈發射,則需要關閉氣孔,使其不能自動執行……

56衝與81式相比,前者是沒有氣孔調節裝置的,它只有一級大氣孔,射擊的時候自始至終猛烈撞擊,雖然可以保證動作可靠,可卻會影響射擊精度以及槍的壽命。

81式為了減輕後坐力,它還增加了機匣長度,加大槍機後座行程。

81式的槍管長度也有了加長,它的槍管軸線與活塞軸線間垂距僅有18毫米,再加上幾乎重合於槍管軸線的槍托,就可以最大限度平抑射擊時候的槍口上跳。

除以上的改進之外,81式還增加了槍口消焰制退器,增加了空倉掛機功能、增加了快慢機的設計等等……

整體來講,這槍其實就是一把新槍了。

當然,前世的81式也是有其缺陷的。

前世它差不多相當於倉促上馬,目的是為了應對戰時需要,工藝和材料比較落後,沒有預留改進的餘地,無法加裝瞄準鏡等附件。

它取消了防塵蓋,導致槍支暴露比較多,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中會增加故障率。

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是戰士們心目中的一支神槍。

張紅衛一邊思索,他一邊畫著設計圖。

他希望能夠讓前世的81式更完美一些。

不過,說真的,在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想要精益求精,它其實也沒有那個條件。

如今就是要工藝簡單,能大量生產,然後迅速裝備部隊,這才是王道。

張紅衛手裡並沒有專業的畫圖工具,嚴格意義上講,他現在畫的也不能算是一個嚴謹的工藝設計圖。

他現在把81式畫一畫,目的是讓自己重新熟悉一下這個槍。

把81式步槍的設計圖給畫出來之後,張紅衛對自己的專業功底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伸個懶腰,準備去吃早飯。

便在此時,門外響起了敲門聲。

張紅衛過去開啟門,王先勇喜滋滋地站在門外,手裡拿著一份人民報說:“紅衛,好訊息!”

“你昨天寫的那篇文章,今天就發出來了,你看看吧!”

張紅衛接過報紙一看,文章發在人民報的頭版第2條。

從這個位置看就知道,這篇文章非常的受重視。

沒有上面的特別批准,它是不可能被刊發在頭版2條的。

剛印出來的文章還散發著墨香,張紅衛看了一遍文章,笑著說:“這發得也太快了點,謝謝領導的支援。”

王先勇說:“你這剛來,可是為咱們廠就立了大功,人民報頭版二條發重磅理論文章,對咱們來說,那可是前所未有啊!”

“走吧,一塊兒吃早飯去。”

吃早飯的時候,張紅衛感覺自己成了這裡的風雲人物,好多人看他,還小聲議論。

他和王先勇一起吃飯的時候,首鋼的老大李雲平也特別走過來和張紅衛親切地說了幾句話,勉勵他繼續加油,爭取能發更多的好文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