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洲界域,九天雲海。
伊峻盤膝而坐,周身光輝如潮水般湧動,神環層層疊加,映照出無盡虛空的投影。
他已然徹底消化了神洲道藏的精華,重歸道君之境,甚至更進一步,無時無刻不在收容著過往的玄天真靈,填補自身空缺。
全盛時期的玄天道君,曾渡過數次小劫,威震一隅。
但如今的伊峻,不僅繼承了玄天的大道根基,更在陸淵的點化下,融合了神洲道藏,隱隱觸及到一種更深層次的玄妙。
哪怕比不得歷經十一次小劫的玄天道君法力無邊,神通無量。
但只論未來,還是如今的伊峻更勝一籌。
方才在界虛外,一舉磨滅元幽道君的意志,並逼退諸多道君心神,從頭到尾遊刃有餘,如行雲流水般自然。
但就是這樣,他依然無法看破如今的陸淵!
“道主……”
伊峻喃喃自語,眸中閃過一絲敬畏。
他微微抬眸,目光彷彿穿越層層虛空,試圖窺探陸淵的蹤跡。
但無論他如何催動自身道君之能,那道身影始終如霧中花、水中月,朦朧而不可觸及。
在成為道君之前,伊峻看不透陸淵,還能找出諸多理由。
或許是道主隱藏太深,或許是自己境界不足,或許是天命遮掩……種種藉口,不一而足。
畢竟道君之下,可以說皆為螻蟻。
雷劫仙魔雖強,卻終究未觸及大道之源,看不透一位疑似至強的存在,也屬正常。
但現在呢?
伊峻已重踏道君時期,甚至在某種程度更勝以往。
他能一念洞察一界興衰,一眼窺破紀元輪轉。
虛空界海中的風吹草動,皆逃不過他的感知。
便是那些古老道君的意志,他也能大致揣摩其深淺。
可唯獨陸淵……
依然看之不透!
強如九真者,在玄天道君的記憶中,依然可以窺見一二。
而在現在,坐鎮神洲,在如今天地無主的情況下。
伊峻甚至無法看出一絲道主手段。
要知道,道君之強,已然足以踏足歲月,遍歷一界過往,只是無法改變更易……
心神如電光閃動,伊峻施展能耐,順著光陰回溯神洲,看到那陸淵與之自己第一次相見的情形。
但……
還是無法看破!
“無量……道盡!”
無量之境,大道盡頭。
伊峻倏然長嘆。
只是,隨著那真靈歸來。
一些在方才成道前,還無法想起,或者被抹去的記憶,湧上心頭腦海。
那是……
造化!
“造化……?”
伊峻眸中靈光一盛。
自道尊開道,大羅劫中鎮殺天帝開始的百紀。
就是道君鎮世的時代。
但煌煌百紀的漫長歲月當中,不管諸多道君如何修行,如何增強法力、神通,也只是微弱的增長,而非大境界突破的脫胎換骨。
故而諸多古老者,九真,甚至道尊本人,都在探尋道君之上的修行道路。
道尊數十紀不履大羅諸天,也正是因為如此。
而造化,或者說造化金牒,就是這道尊探尋而來的產物之一!
那唯有道君可以聆聽的造化道音,就源自造化金牒!
也是曾經萬法道君用來拉攏陸淵的好處!
足以讓道君引為好處,可見這造化道音的不凡。
但伊峻知曉,這還不是造化金牒的全部功效。
大羅界中,為何在道尊之下存在著所有道君共認的九真者,橫壓諸多古老者而居其上?
因為強大?
但哪一位古老者不強大!
因為古老?
但哪一位古老者不古老!
其中幾位古老者甚至如同九真一般,是大羅劫後的十紀中晉升而來。
但為何九真卻是如今這九真,就是因為這道尊所傳下的造化金牒。
自道尊以無上神通,鑄造而出高居三十六重天的造化金牒後。
便是那時九天中諸多道君的機緣、機遇。
凡道君者,皆可以接受道尊的考驗,透過之後,即可將自身心神刻印造化金牒之上。
而這名額,正是對應如今的九真,共有九大名額!
因此,九真的來源,就是因為這造化玉牒!
也可以說,九真的強大,就是源自道尊的強大!
“太上他們想要挑戰九真,或許就是認為大羅劫將至,唯有留名其上,取而代之,方能借得道尊之能,橫渡此劫……”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想借造化玉牒來讓自身法力道行精進也說不定。
畢竟這一點,就是如今的玄天道君一樣不能免俗,想要讓玄天之名,留存造化金牒之上。
也可以說,就沒有道君不會去想這一步!
伊峻隨意想著。
不過如今的他卻是不怎麼奢望,對這沒有多少想法。
道尊?
還不如抱著道主大腿!
……
……
“時間,提前了麼……”
大羅界,東勝洲中。
業天子陸淵緩緩睜眸,天威瀰漫千萬裡。
十三洲大業一地中,無人可以避免,紛紛抬首,眼含敬畏。
這些時間中,雖然元寂不曾打下多少洲陸,但如今治下的十三洲中,卻已然連成一片。
無量的眾生智慧靈光覆蓋,讓那人道大昌,人人習武!
短短時間,像是越過了幾個時代,蓬勃而朝氣。
不在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律法、道理……
等等一切皆由眾生自己監管,從無逾越。
放眼歷史,都是從無僅有的大治之世。
而這才花了多少時間?
要是再給陸淵一些時間,無法想象這大業王朝會發展到何等地步。
但在如今,卻是已然沒有多少時間了……
陸淵要真身踏往大羅而來,那這前奏自然要提前開始。
“不過……”
陸淵揮袖,眸光湛湛,
“以如今的大業之能,已然足夠。”
舉世飛仙,推舉一朝而上,真要論道起來,以東勝洲一洲之地,都是已然足夠。
畢竟所謂的飛仙……
並不是真的從下界飛往仙界。
那三十六重天,本就是人為劃分而來。
就是仙門,也只是諸多勢力道場劃分的地盤。
而非真正意義上的上下之隔。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