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3章:嬴玄衣之威
諸國之間互派臥底,本就是亂世中的常態。
大秦在明國安插了暗樁,明國自然也往大秦埋下了棋子。
隨著抗秦聯盟的成立,中原三國更是實現了情報網的共享,彼此互通有無,極大彌補了單一國家情報能力的不足。
朱棣正是透過宋國臥底傳回的情報,得知張良身邊僅有一名大宗師護衛,而這一訊息如同一道曙光,讓他看到了刺殺成功的希望。
其實,無論是大秦,還是反秦聯盟,對於刺殺一事,雙方都心照不宣地達成了一種默契: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易開啟這扇危險之門。
大秦不願開此先例,是怕局勢失控,畢竟大秦有著最穩妥的統一路線,任何問題在統一後都將迎刃而解,自然沒必要在統一前節外生枝。
而反秦聯盟則是忌憚大秦的底蘊,畢竟大秦供奉殿中高手如雲,即便諸國聯手也難以匹敵,若真激怒了嬴昊,逼得他掀桌翻臉,最終吃虧的只會是他們自己。
朱棣也一直恪守這一共識,即便在中原大戰時,魏宋聯軍兵臨城下,打的朱明幾乎亡國,他也未曾派出一名刺客去刺殺曹操或趙匡胤。
由此可見,對刺殺這種小手段,朱棣是不屑為之的。
然而,這一次,情況卻截然不同了。
嬴昊派張良入青南,這一步棋,又狠又準,直擊朱棣的七寸。
無論是軍事上的兵力對決,還是將領間的武力較量,朱棣都無所畏懼,唯獨這種從內部瓦解的攻心戰,令他寢食難安。
張良,這位擁有人公將軍身份的大秦重臣,無疑正是一柄專克朱明的利劍。
青南歷經黃巢、朱天蓬、朱棣三代人的治理,明國勢力在此地的統治根基可謂根深蒂固。
青南百姓對明國和朱棣的擁戴,也是發自肺腑,即便朱棣統治下的青南,生活水平較朱天蓬時期有所下降,稅收加重,物價攀升,但相較於隔壁的曹魏,以及昔日大漢的統治,青南百姓的日子依舊算得上安穩。
因此,當秦軍攻打青南時,無論是百姓還是本地勢力,皆全力支援明軍,這才有了之後長達三個月的拉鋸戰。
然而,張良的到來,卻如同一場無聲的風暴。
短短數日,青南上下就紛紛倒戈,局勢急轉直下,大有向大秦輸血,為秦軍提供錢糧的趨勢。
再堅固的堡壘,也擋不住內部的敵人,若等張良穩定青南,再進入徐州,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對朱棣而言,張良的威脅,甚至超過前線秦軍。
若張良領軍上陣,朱棣倒還好設法針對,可偏偏作為兩州總督的張良,兵權全在蘇定方和諸葛亮手中,幾乎不太可能親臨戰場。
所以,除了刺殺,朱棣已無計可施。
當然,朱棣雖決定刺殺張良,但如何行刺,仍需細細謀劃,畢竟明刺與暗刺的性質截然不同。
若公然刺殺大秦青徐總督張良,大秦即便再不情願,也不得不出動供奉殿全力報復。畢竟先破壞規矩的是朱棣。
可若是隱藏身份,或栽贓嫁禍,雖難免掩耳盜鈴之嫌,但在缺乏直接證據的情況下,大秦即便報復,也不會明目張膽。
這對朱棣而言,無疑是一個機會,至少不必直面整個大秦供奉殿。
基於此,哪怕本國的大宗師是更加可靠,朱棣也並未動用,而是選擇從外部召集高手,為確保萬無一失,更是不擇手段集結了三尊大宗師。
他綁架燕藏鋒,以此要挾燕千靈;綁架鬥牙的妻子凌月、懷孕的平妻十六夜,以及其長子殺生丸,逼迫鬥牙就範。
至於黑心老人,此人無牽無掛,唯一在意的,恐怕只有合歡宗的金鈴夫人。
但金鈴夫人實力高強,強行綁人恐打草驚蛇。
因此,朱棣透過與魔門的利益交換,才換來黑心老人出手一次。
朱棣所選三人,明面上皆與明國無關,除非他們主動開口,否則追責無從談起,而三尊大宗師的刺殺陣容,也已算得上最高規格。
燕千靈與鬥牙皆是戰力非凡的劍道初期大宗師,而黑心老人則更是中期大宗師。即便張良的護衛是大宗師後期,這樣的陣容也足以將其擊殺。
然而,朱棣千算萬算,卻未料到張良的護衛竟是大宗師巔峰,更未料到此人竟是嬴玄衣。
大宗師之境,每一階段的差距皆如天塹,更何況是已臻至巔峰的存在?而嬴玄衣,更是半隻腳踏入準半玄境界的巔峰大宗師,實力比尋常巔峰還要強。
這樣的超常規戰力,除非燃燒內力,否則即便燕千靈、鬥牙與黑心老人聯手,也未必是其對手,而三人顯然不會為朱明拼到燃燒內力的地步。
“這下麻煩了。”
黑心老人等三人皆面色凝重,但箭在弦上卻已是不得不發。
“殺!”
隨著一聲爆喝,黑心老人率先出手,而燕千靈與鬥牙緊隨其後。
只見黑心老人雙手結印,身影如鬼魅般閃動,黑袍在風中獵獵作響,一股陰冷的氣息瞬間瀰漫開來,彷彿連空氣都被凍結。
他的目標直指嬴玄衣,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大喊:“嬴玄衣,今日張良必死,即便是你也保不住他。”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