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後,我能聽到未來的聲音

第851章 有些犧牲是值得的

就在陸良乘機返回老家的路上,羊城恆太中心門口的人群突然就散了。

不是被驅趕,也不是被執法人員抓起來,而是心甘情願的離開,一致決定,等年後再重新過來討要一個說法。

對外說是說天大,地大,回家過年事情最大,但很快就有一些小道訊息,及照片在網上流傳。

傳聞是恆太中心的42樓,露天大陽臺圍欄旁有一隻皮鞋,據說是許嘉音的,他曾嘗試過輕生,但人們被勸了下來。

於是,樓下那些供應商及業主們得知訊息,才紛紛選擇離開生怕許老闆扛不住壓力,想不開。

人死為大,人死債消,是東大自古以來的傳統。

許老闆活著,也有承擔的責任想法,他們起碼還有要債的目標,起碼還有點盼頭,畢竟恆太還有一千多億現金。

但是如果許老闆掛了,恆太集團自動託管給第三方機構,那麼他們的債,可就徹底要不回來了。

因為根據國內公司破產法,公司破產之後的清償順序是,第一:破產費用,第二員工工資,第三社保及稅款,第四:銀行的,第五:無抵押債權。

供應商只能拿到最後的無抵押債權,那些小區業主的開發專案,更是不知道被倒騰了幾手,基本沒有指望。

哪怕恆太賬上還有一千多億現金流,但根本不會有一分錢落到他們的手上。

可以說,他們現在比許嘉音的兒子,情人,還要在乎許嘉音的生命安全。

與此同時,陸良剛下飛機,就看到在網上瘋傳的一隻皮鞋的圖片。

他突然笑了:“還挺像模像樣的。”

鞋面有灰塵,鞋跟處有褶皺,可以明顯看出有掙扎過的痕跡。

角度也十分有藝術造詣,從側面進行仰視拍攝,底下是萬丈深淵。

蘇婉玉順著陸良目光望去,輕聲道:“我二叔好像買到了恆太的爛尾樓。”

“在鷺島嗎?”陸良問道。

見到蘇婉玉點頭,陸良安撫道:“那不用擔心,一線城市的爛尾專案,都會很快復工。”

保交樓,首先肯定保一二線城市,因為現在樓市還處於上升通道,哪怕原先的資金花完了,但建成還能再賣一些,相對來說,不會虧損太多。

“可是其他城市呢?”蘇婉玉忍不住詢問。

鷺島相對發達,所以恆太的專案大概不會爛尾,但隔壁的漳州呢,還有再隔壁的潮州呢。

她不理解為什麼會這樣,明明是花錢買東西,可是錢花了,東西卻沒有了。

負責建造的地產商,負責監管的銀行、當地的城建局,好像都沒有責任。

保交樓,說得好聽,但更像是一種無奈之下的妥協,對消費者的施捨。

明明消費者才是受害者。

陸良默然無言,突然捏了一下小傢伙的屁股,惹得她哇哇大哭。

他故作驚訝問道:“怎麼睡著睡著,突然哭了,你看看是不是拉粑粑了?”

“哦,我看看。”蘇婉玉的思緒一下就被打斷,趕忙抱起小傢伙檢視情況。

她已經是大學的助教,再實習一年就是老師,而且主要教的就是市場經濟。

這個話題跟她所學有關,所以她才會一下變得認真,但家庭是優先於工作。

“沒拉粑粑啊?”

蘇婉玉疑惑,小屁屁乾乾淨淨,只是大腿處有點紅,好像硌到什麼。

“那應該是餓了。”陸良笑著說,眼底閃過一抹複雜的神情。

一切都可以歸咎於發展的陣痛,雖然輕飄飄的一句話,就無視了那些花淨血汗錢揹負房貸,最後卻一場空的普通人,哪怕保交樓,也只是保證能住,後續的房屋維護,基本不會再管。

但現實就是如此,英國花了兩百多年才走到今天,老美花了一百多年,東大隻用了四十年不到。

陸良依稀記得是02年那會,他才17歲,看過一篇報紙文章《2050年東大經濟有望世界第二》。

當時這個標題,還被那時候學者批評過於大膽激進,誰也沒想到,只用十五年不到就達成了。

也是在那一年,提出要解決全國民眾的溫飽問題,然而只過了十幾年,人們就已經忘記吃不飽是什麼感覺,甚至還在憂愁肥胖率太高。所以有些犧牲是值得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