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時煙雨

第54章 無法無天!

朝霞萬道,草尖樹葉上的晨露在陽光下晶瑩閃爍,爛漫山花點綴其間,微風送來了草木氣息,空氣質量好得沒話說。

長長的隊伍不疾不徐行進在土路官道上,兩旁田間勞作的農人偶爾抬頭觀望,很快又彎腰繼續忙碌。

富貴人家出行的陣仗,是他們觸不可及的雲端,腳下泥濘才是他們的歸屬。

陳宣與小彩小葉同乘一車,都是小孩子,陳宣才‘五歲’,倒是不存在男女之別。

沿途打量著外面,陳宣似隨意的開口問:“小葉小彩姐姐,我們這是要和少爺一起去哪裡讀書啊?”

“我和小葉妹妹還在討論,宣哥兒什麼時候才會問,你總算是問出來啦”,小彩笑道,轉而對小葉說:“小葉妹妹,我就說宣哥兒路上肯定會問吧,你輸啦,欠我一個荷包哦,要你親自繡的”

“好吧,你贏了,抽空給你繡”,小葉無奈道,旋即對陳宣說:“宣哥兒還不知道吧,我們這是去玉山學堂,幾十里路呢,那裡已經不再陽縣境內,在隔壁藍豐縣玉山上,入藍豐縣幾里路,勉強算是兩縣交界之地吧”

順著這個話頭,陳宣問出心頭一直的疑惑道:“少爺為什麼要去那麼遠讀書啊?陽縣有學堂的吧,況且完全可以請西席先生在家裡教少爺的”

“陽縣當然有學堂啦,而且我們高家就有私塾呢,前幾年我和小彩姐姐就是在我們高傢俬塾識文斷字的,其次一些家生子和……嗯,庶出少爺小姐都在私塾啟蒙進學”

“少爺之所以要捨近求遠去玉山學堂讀書,是因為那裡教得好呀,創辦學堂的是玉山先生,那裡雖是啟蒙學堂,但縣內每三年一兩次的童生試,玉山學堂的學子但凡參與,上榜者達到了十之二三呢!”

“宣哥兒有所不知,玉山先生可是名聲在外,傳聞他十歲便在藍豐縣取得童生功名,後沉寂苦讀多年一鳴驚人,十年前吧,他以及冠之齡第一次參加鄉試科舉就奪得甲榜第一的案首,同年參加州試再次取得了甲榜第一的解元榮耀,然後他便直接進京趕考,可惜天有不測風雲,進京途中遭遇山間走蛟,雖然撿回一條命,卻落得雙腿殘疾的下場”

“科舉不會錄取身體殘缺之人,玉山先生便棄了繼續科舉的念頭,卻並未就此心灰意冷,而是回鄉創辦了玉山學堂,十年來,從玉山學堂走出的學子,童生數十,秀才雙手之數都數不過來,甚至去年還有兩人州試得中舉人”

“僅十年,玉山學堂出來的學子數十人考取功名,從此奠定了玉山學堂的偌大名聲,而今想把適齡幼童送去讀書的趨之若鶩,就連周邊州府之人都有趕來想要入學!”

“現在宣哥兒你知道為何少爺要捨近求遠去玉山學堂讀書了吧?”

“很多人都在惋惜,當年玉山先生若是沒有遭逢大難的話,以他之才,有機會同年科舉直至金鑾殿,甚至還有可能連中三元,須知當年玉山先生也才弱冠之齡呢,當真是天妒英才,傳聞就連陛下得知此事,醉酒後都曾言痛失英才,甚至還傳達口諭斥責沿途官員不作為呢”

小葉小彩兩個十來歲的小女孩一唱一和將箇中緣由說了出來,聽得陳宣都為之驚愕不已。

玉山學堂這麼厲害?

雖然還不是很明白此間功名的含金量,至少高武世界想來達不到惟有讀書高的程度,但一個學堂出來就有數十人上了不同的榜單獲得功名,妥妥的名校啊。

還有那個玉山先生,十歲考取童生功名,及冠之齡同年摘得案首和解元桂冠,及冠之齡多少歲?應該不超過二十歲吧?簡直就是開掛人生!可惜出了意外止步於此,否則人生履歷指不定多麼耀眼呢。

“玉山先生真了不起”,聽完後陳宣感嘆道,咋說呢,雖然我不清楚他有多厲害,反正喊六六六一準沒錯。

小彩由衷道:“誰說不是呢,少爺有幸拜在玉山先生門下,在玉山先生悉心教導之下,將來定有一番作為”

聞言陳宣心頭一動,高景明拜在了玉山先生門下?而不是單純的在玉山學堂讀書?這其中的區別可大了去了,前者可是師徒關係,親如父子一榮俱榮,後者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師生關係而已。

話說高景明能拜玉山先生為師,大機率是因為他那慶王小舅子的原因吧。

這種事情只能在心頭想想,可不敢說出來。

所以高景明還需要什麼西席先生啊,有玉山先生當師父,估計很難找到比他更好的了。

然後陳宣又在心頭慶幸,高景明的師父,在教導他的時候,自己這個書童也可以蹭課的嘛,儘管身份原因上限幾乎已經鎖死,但多學點東西總不會有錯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