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洛水之濱,華胥誕下一子。
此子並非他人,正是伏羲轉世之體。
當年伏羲投靠妖族,見妖族祭煉屠巫劍,不由心生憐憫,前往責問天帝。
帝俊知伏羲乃是妖族聖母女媧兄長,故而好生相勸,暗中派出鯤鵬,襲殺伏羲。
伏羲隕落,入了輪迴,終於降生而出。
人皇降世,太清聖人頓時心生感應,立即召來玄都,讓其前往洛水之濱,救助這對母子,並收伏羲為徒。
玄都領了命令,不敢怠慢,立即前往洛水,找尋伏羲。
與此同時,廣成子也離了玉虛宮,準備前往洛水,收伏羲為徒。
玄都施展遁術,往洛水而來。
果然,在洛水之濱,尋到伏羲母子二人。
此時伏羲不到一歲,華胥在洛水之濱結廬而居,日子倒也清苦。
玄都來至,相助華胥氏。
並收了伏羲為徒。
並在洛水之濱,結廬而居,照顧這母子二人,同時教授伏羲修行之道,治世之法。
等廣成子尋來,卻發現伏羲已拜玄都為徒。
廣成子不服,與玄都在洛水斗了一場,終是不敵玄都,只能回到玉虛宮去了。
……
另一邊!
華光於首陽山中修行,參悟九轉元功。
這九轉元功倒也玄妙,華光修習數百年,也只修習一些皮毛。
如今,華光已至太乙境界巔峰。
玄都未曾講解大羅玄妙,便已離開首陽山。
華光試圖頓悟大羅玄關,卻不得其法。
心生自己突破大羅時機未至,故而生出外出遊歷之心。
隨之破前而出,前來八景宮,見了太清聖人,訴說其欲外出遊歷,找尋機緣之事。
太清應充。
華光來尋天蓬,卻見天蓬正在參悟太乙境界玄關,故而隻身而出,出了首陽山,往洪荒世界而來。
華光一路遊歷,遊山玩水,感悟世間萬物,倒也逍遙。
這一日,華光來到一山。
此山倒也壯觀,是那南方鵲山,十大山之首,喚作招搖山。
華光見此山雄奇,故而落於山頂,打算在此山之中,停留一些時日。
他于山頂之上,盤腿而坐,感悟天地。
突然,心頭似有明悟。
隨即神念掃出,卻發現此山竟有山靈。
此山靈早已化形,卻是一尊天仙境界修士。
華光隨即叫道:“道友何不現身一見?”
那山靈見華光發現自己,隨即現身而出,卻是一位身穿黃色道袍的青年。
青年氣宇軒昂,來到近前,朝華光微微一禮:“道友請了。”
華光見此人氣度不凡,隨即道:“吾乃人教弟子華光,敢問道友名號?”
那山道道:“原來是人教弟子,失禮了,在下穹蒼,居於此山修行,道友遠來是客,吾當招等一二。”
隨即,穹蒼取來山中靈果,與華光對坐,兩人一邊食靈果,一邊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