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光天眼一掃,頓時看出此人來歷。
此人非是別人,正是堯帝派來治水的鯀。
“華光上仙,吾奉堯帝之命,治理水患,已初具成效,上仙到來,可否相助我們一二?”
華光搖了搖頭道:“非是我不願意助人族,只怕此水劫,乃是人族之劫,需得人族自行解決。你們採用造堤圍堵之法,雖能解決一時之患,但洪水卻會流向別處,此法不可行。”
鯀聽了,不以為然。
他奉命治水,已經有了成效,深得堯帝器重。
於是便問道:“敢問上仙,該用何法治水?”
華光道:“當採取疏通之法,將洪水引入河流,使其匯入四海,此法雖是費力,卻是一勞永逸。”
“多謝上仙指點。”鯀說道。
華光見鯀已經應下,便飛身而去。
哪知道,鯀雖表面應下,卻沒有將華光的話放在心上。
繼續以築堤攔截之法,治理洪水,終於釀成了極大的災禍。
堯帝大怒,欲問責於鯀。
鯀最終只能鬱鬱而終。
臨終之前,回想華光之言,後悔不已。
隨即叫來其子禹,將華光當年所言,轉訴於禹,望禹能夠治理洪水,也贖鯀之罪孽。
當然,對於這些,華光自不知曉。
他繼續遊歷洪荒,護持人族,找尋煉器材料。
這一日!
華光路經一處。
只見一座大山,擋住洪水去路。
大山前洪荒積成湖泊,綿延千里,甚是浩蕩。
但大山終有盡之時,一旦山體垮塌,洪荒蜂擁而出,下游百姓,必遭劫難。
華光見此情形,也不能袖手旁觀。
於是前往下游,顯化真身,相助百姓,將部落搬至高處。
耗費數月,終於盡遷下游百姓。
隨即返回到那大山之前,見那大山,果然有崩塌之勢。
華光見狀,施展神通,揮動金槍,將那大山打出幾道缺口。
那積集而成的湖泊之水,順著缺口湧入下游。
華光留在山中,控制水流的流量。
終於耗費數月,將因山體堵塞的洪水水道疏通。
大功告成,華光也鬆了口氣。
然而此時,華光突然眼前一亮,只見那大山腳下,赫然有一處洞穴。
洞穴之中,似有寶光傳出。
難道,這山腳下還有寶物?
華光身形晃動,進入洞穴之中。
洞穴之中,依然有積水。
當然,這難不倒華光。
很快進入洞穴深處,果然,在那洞穴深處,華光看見一塊亮光閃閃的石頭。
天金之精!
見這石頭,華光不由大喜過望。
這積水之中,竟然有自己找尋的寶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