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妹,我們的茶盒是否要繼續趕製?”商文姝來尋商名姝除了一同看施家笑話,主要為商討。
當日商名姝出的主意,製作茶盒,聯合幾家世叔一起,趕在中秋節前推出,她很是用心,與吳家瓷器匠人反覆確定茶罐的燒製,祁門縣都跑了十來趟。
書坊汪三伯聽了她的主意,不但要加筆還要加硯臺,最後他們幾番掰扯,汪氏讓足了利,她才點頭答應,放上一塊硯臺,入手分量更足,茶盒也不空曠。
“你讓我趁著施家焦頭爛額的時候售賣,不少外地為文人雅集趕來的茶商也定製,趕在中秋節前運回去售賣,庫房裡的一萬盒都已售出八千,距離中秋還有十二日。”
今兒八月初三,八月初九秋闈開始,施家的文人雅集在八月初七。
“趕在初十前,能制多少算多少。”商名姝也沒有想到能乘上這一股東風,送她們商氏茶行一段錦繡。
茶盒除了茶葉,他們沒有投入任何錢財,商名姝出主意,商文姝落實,木盒與瓷罐由瓷器商吳家承擔,綢布由林氏布行提供,硯臺與筆由汪氏書坊給與。
商文姝讓濟養院的人按照要求裝好,右上方一塊包成月餅形狀的茶餅,下方一罐散茶,左邊一塊硯臺一支毛筆。
利潤幾家分,僅商氏的香茗齋一盒就能分得三緡利。
“我們不若多制一些,今年售不完,明年也可以售。”商梓姝說,茶葉、筆、硯臺包括木盒瓷罐擱置得當,明年亦不會損壞。
這話說到商文姝心坎裡,她跟著猛點頭。
“不可。”商名姝否定她們的盤算,“今歲我們出奇制勝,獨佔鰲頭。來年效仿者將紛至沓來,我們今番先拔頭籌,是來年立足之根,若因循守舊,會有旁落之危。要永佔先機,就得推陳出新,今年的茶盒,明年不可再用。”
商文姝與商梓姝聽後有些惋惜。
“乾坤浩浩,商海茫茫。財貨之利,無窮無盡;獲取之法,繁複多端。長姐與二姐與其喟嘆此次謀利未足,不若費神探尋新途,覓厚利之道。”商名姝笑著寬慰兩個姐姐。
“說得好!”
身後傳來高聲讚揚,商名姝三姐妹回首,就見商進樑帶著不少人,都是往來密切的世交,其中包含汪氏書坊和吳氏瓷器,出乎商名姝意料的還有程赦……
這人本就生得容色極佳,常年奔波,他的肌膚不似尋常讀書人白皙,更顯得他劍眉星目,英武挺拔,站在一群父輩中鶴立雞群。
商名姝想到他年紀輕輕卻是程氏商行掌事人,和她們父輩叔伯站在一道也是應該。
唇角莫名輕勾,與兩位姐姐一道上前見禮。
今日她們沒有在後院,自己家裡難免鬆懈,這麼多客人來了,竟然毫無警覺。
有客人到訪,見完禮,商名姝三姐妹就立時退回後院,遠遠還能聽到讚揚聲。
“老弟幾個女兒個個巾幗不讓鬚眉,三娘子心胸開闊,連我都汗顏。”
“一想到我家中不成器的兒子還只知逗鳥溜街,我就忍不住回家再打他一頓。”
“晚些時候要好生向商兄討教育兒經,商兄莫要藏私。”
“商員外,我家中有個不成器的兒子……”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