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七神榮光

第258章 苦橋之戰

戰爭的號角吹響了,胡戈與丹妮莉絲的大軍沿著玫瑰大道相向而行,沿途各方勢力也紛紛投奔自己的選擇,最終,兩軍在河灣的苦橋相會。

苦橋本叫做石橋,但當教團武裝起事中“伐木工”渥特帶領的九千名窮人集會士兵在此地被屠殺後,它就改了現名。坦格利安王朝期間,由於教團武裝的敏感性,苦橋的歷史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王國的禁忌,改宗七神的歷代龍王也許不在意這段歷史,回顧這段過往也總有些不舒服,所以當地曾經發生的事情就被悄無聲息地掩蓋在王朝三百年曆史中,只有一些通曉過往的虔誠者會默默地來此朝聖。

不過,隨著坦格利安王朝的坍塌、拜拉席恩王朝的崛起,還有神蹟降世和偉大遠征的發生,王國內社會對七神的宗教熱情被再度喚醒,朝聖者與捐贈者的數量也肉眼可見的增多,那些對七神教有著重大意義的古地也就此重煥生機,苦橋也在此列。對七神教來說,教團武裝起事是一個極其重要的事件,在伊耿的征服與梅葛的屠殺後,七神教會就徹底變成了君臨朝廷的附庸,在往後兩百多年的歷史中少有什麼表現的機會,這一負面影響在教義推崇的勇武方面更是顯著,所以,教團武裝起事也成為了鹿家王朝中七神教會宣傳自己的重要題材。很快,那些參與了教團武裝起事的將領與戰士們都搖身一變,從受人唾棄的逆賊變成了被世人敬仰的聖徒,其人數之多,一度讓那些主管封聖事務的教士們忙到腳不沾地:教民起事的浪潮波及全國,當總主教發出相關詔令後,各地都踴躍地彙報聖徒事蹟,這可苦了他們——為了確定相關事蹟的可靠性,教士們必須在王國各地來回考證,他們的車隊幾乎踏足了維斯特洛的每一片領地,高強度的活動讓很多人痛苦不堪,他們也由此被民間稱為“車上的教士”。

歷史上,將信徒封聖在教會中是個極其漫長的過程,在坦格利安王朝時代尤其如此,在七神教會傀儡化後,聖人出現的頻率大大下降,他們的影響力也很有限;而在如今教會被解綁、宗教熱情被喚醒的大背景下,教會急需冊封大量聖徒來回應公眾的熱情,這些聖徒可遠不止教團武裝起事中的英雄,各類賢臣、名將、善士和地方聖人也在此列——若非涉及新朝禁忌,那些虔誠的前朝王室也是要列入其中的。

總之,教會準備將過去三百年來的沒落一併填補掉,這一時期缺失的聖徒們自然也得補齊,為七神教會的重新擴張打下基礎。

正是在這個時代背景下,苦橋迎來了發展,古老的戰場在大量朝聖者和捐贈者的努力中建起了一座七神聖堂,用以祭奠那些捍衛信仰與習俗而死的戰士,圍繞著這座聖堂,很多虔誠信徒也聚居於此,一座聚落就此形成。

對苦橋男爵而言,他很不願意見到這座聚落的形成,隨著領內出現另一個權力中心,自己對領地的影響力肯定會受到影響——不過聖堂帶來的稅收終究讓他滿足。

在苦橋聖堂內,作為抗爭的緣由,龍王家族的惡行與亂倫是重要的說教內容;最終,在近十年的耳濡目染後,當地人對於龍王的看法和態度十分惡劣,而且進一步蔓延到了相鄰地區——這是教會宣傳教民起事的必然結果,畢竟坦格利安的亂倫習俗冒了教義的大不韙,他們鎮壓教團武裝的過程同樣血腥至極。

因此,當龍王再度歸來的訊息在維斯特洛各地傳播時,教會果斷宣佈了對坦格利安的敵視,開始號召信徒們加入神眷者的軍隊、抵抗由東方迴歸的惡龍;在河灣,苦橋當地的虔誠鄉民們也第一時間響應了教會的號召,為了自己的信仰,他們決定堅守苦橋聖堂、遏守住這座偽王向北進軍的要衝,附近的虔信者們也不斷向這裡聚集,他們同樣為保衛聖堂而來。

在那個苦橋聖堂剛剛籌建的年份,韋賽里斯尚在布拉佛斯招納龍家舊黨,君臨王廷對於提利爾也沒有放下提防,因此,在老瓊恩的默許下,聖堂在修建時就考慮到了坦格利安反攻王國的可能性:畢竟曾經黑火叛亂都前前後後持續了五次,他們的主支坦格利安沒理由比黑火還差。所以,當聖堂建成後,只要關閉大門,它就是一座合格的堅固要塞,這也是虔誠者們堅守的信心所在——高牆會給人們信心。在這些虔信者看來,坦格利安歸來後必定要再次打壓七神教,讓教會乃至宗教都變回前朝那個傀儡,這是他們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將為信仰抵抗到底。

自然的,當丹妮莉絲麾下的多斯拉克與鳩格斯奈騎兵作為先鋒抵達苦橋時,他們立即遭遇了抵抗者的襲擊,信徒們在路邊設下陷阱,許多當地人也聞訊趕來助戰。

或許是丹妮莉絲有意放縱,又或許是她也沒法時刻有效約束這些馬上民族,坦格利安的草原騎兵終究按著自己習以為常的那一套來對待維斯特洛人,他們一路挺近就一路破壞,留下了遍地的廢墟的難民,西方人對這些傢伙們滿懷仇恨。

另一方面,這些橫衝直撞的草原蠻子也根本沒想到有人敢於襲擊自己,他們把維斯特洛當成了拉扎和儀地那樣能夠予取予奪的地方,最終,在突然襲擊下,這些傢伙幾乎全軍覆沒。

這場前哨戰的勝利極大地振奮了守軍的人心與士氣,更多的虔誠者自發趕到聖堂、加入了守衛者的行列,他們有的來自一些不知名的修會,有的是聽從了本地牧師的號召,還有的是單純聽到訊息而來的教徒,很快,守軍的總數就超過了七千人。

在他們看來,自己就是當代的教團武裝,但這次教團可不會敗在驅使惡魔的坦格利安手中。

對此,胡戈與總主教都對這些虔誠者發出了命令,請求他們與大軍的主力會合,而不是獨立對抗坦格利安大軍,苦橋也不是血門那種丟失就會讓己方陷入完全被動的要衝;可這些狂熱信徒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拒絕,在這些人看來,就算他們會死在龍焰之下,那也是為了七神而死。

對此,胡戈也無計可施,他只能安排快馬送去了一臺獵龍弩,最起碼讓這些熱誠的信徒面對巨龍不至於完全無能為力。

另一方面,這些人同樣讓胡戈想起了那些第一次遠征時隨軍的信徒們,他們都是戰爭中珍貴的力量,胡戈不願意讓他們死得那麼沒有價值。

只是,胡戈還是低估了這些信徒的狂熱程度。

當丹妮莉絲的大軍到來,由於此前那場突襲的勝利,這些信徒居然選擇主動出擊,就像當年石橋之戰的信徒那樣列陣應敵。戰鬥中,丹妮莉絲的騎兵反覆著衝擊他們的陣線,但信徒們堅韌的戰線抗住了他們,騎兵們反而陷入了信徒組成的海洋,在失去了衝擊的動能後,就立即被敵人拖下戰馬殺死。

而在步兵的對決中,河灣與多恩的軍士也沒能突破信徒們的防線,這些人縱然甲冑簡陋,但內心滿是狂熱,登上天堂的渴望讓他們堅持了下去;而他們的敵人,那些同樣是維斯特洛人計程車兵們卻礙於信仰、礙於那無處不在的七芒星,在最初的受挫之後就不由得束手束腳起來,戰線反到開始後退。

不過,如果戰局真如這樣發展,胡戈從南方獲得的戰報應該是一場勝利——正當虔誠者們士氣旺盛,認為勝利下一刻就要來到時,巨龍飛上了天空。

面對焦灼的戰況,丹妮莉絲不再選擇等待,她親自馭使著巨龍來到戰場上空,另外兩頭龍也緊隨其後,接著,怒火燎原之役再現了:龍焰將敵軍的前排與後方隔開,接著便開始在戰場上肆虐、無情吞噬一切被捲入其中的人馬,非人的慘叫接二連三地響起,滾滾熱浪與刺痛雙眼的煙霧讓信徒們從狂熱中清醒,當群體性狂熱褪去,他們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渺小與無力,意識到了自己肉體凡胎的事實,恐懼終究湧上了他們的心頭,對生命的渴望也超越了對信仰的狂熱。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