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與火之七神榮光

第263章 關鍵時刻

隨著戰鬥的持續,一切都在發生著變化,胡戈的軍隊尤其如此。雖說戰鬥開始時大軍依靠信徒們被激起的憤怒和狂熱取得了許多優勢,在許多地方壓制了丹妮莉絲的軍隊,但隨著時間的流逝,憤怒終會消退、狂熱也逐漸失溫,即時的情緒終究是短促的,隨著情緒消散,信徒們不像原先那麼衝動,再加上軍官們重新恢復組織,之前歇斯底里般的搏命死戰已不在出現,戰鬥開始進入相持狀態。

對於女王來說,戰局正在向好的方向轉變,自己費盡心思運來的東方軍隊證明了他們的水平與能力,若不是這些人牢牢頂住了敵人最為瘋狂的一段時間,恐怕中軍已經被狂信徒衝散,自己也會早早成為這場大戰的失敗者了;現在,隨著戰況緩解,她的將軍們終於找到了機會重整中軍戰線,將一些損失過大的隊伍調下來,命令一部分預備隊填補他們——這些預備隊都是東方人。

總而言之,雙方的戰線逐漸穩定下來,由於胡戈要重組那些推進過快的信徒,女王的軍隊還回推了不少戰線,如果拿月相做比方,之前的戰線類似峨眉月,現在的則接近弦月。

見此,為了防止戰線惡化,胡戈也加快了讓這些參差不齊的部隊逐步後撤的速度,頂替他們位置的,則是之前那些或被迫、或自願出擊的老兵們。

大軍過於臃腫,換防的過程因此很是麻煩,為了完成換防,胡戈最終付出了戰線進一步後退,以及部分割槽域崩壞的代價——畢竟之前那些盲動的軍隊實屬良莠不齊。萬幸的是,此時不止自己的軍隊要重整,對面也在做同樣的事,女王的將軍們也抓住了這個機會重整隊伍,只在部分割槽域讓那些狀態較好的軍陣進行了反擊,而當他們重整完畢、可以全線反攻時,胡戈的老兵們也基本換防完畢了。

不過,對方也注意到了大軍所做的大量調整,他們針對地調整了前線兵力,調整本事是正常的,但這些將領做出反應的時間完全不正常,他們為什麼反應地那麼及時?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戰場上空:當丹妮莉絲鎮壓了自己那發狂的孩子後,便一直飛在高空觀察著兩軍。女王藉助天空的優勢觀察敵情、將胡戈的佈置觀察得一覽無餘;她同時也運用了巨龍的機動和速度,不時掠下蒼穹,將自己的命令空投給相應的部隊。

對於天空上的眼睛,胡戈非常無奈。經歷了那麼多事情,女王有著遠超同齡人的頭腦,眼見無法馭龍攻擊戰場,她便果斷放棄了這種戰術,騎著龍飛在那些獵龍武器無法觸及的高度觀察戰場;即便要向將領們投放命令,她也十分謹慎,如果命令不是特別緊急,她就飛回後方的大營——由於射程和地形阻礙,獵龍武器無法觸及這裡——讓那些待命中的傳令兵去前線傳達,如果需要直接向將軍們下令,她則會選擇馭使巨龍快速俯衝,在擲下命令後迅速爬升,根本不給獵龍武器們反應的機會,戰士們只能看著丹妮莉絲在頭頂窺探戰陣。

順帶一提,由於女王時常在戰線附近突然速降,這給予了前線計程車兵們很大的心理壓力,有幾次還驚嚇了一些軍陣,可能的龍焰攻擊就像一把利劍垂直他們的心中。另外一方面,由於時間正走向正午、天氣逐漸晴朗,女王計程車兵們只要抬頭就能看見在蒼穹中飛翔的巨龍,這給予了他們極大信心,原本因措手不及而下降計程車氣也回升了。

至於女王現在為何不選擇透過快速俯衝進行龍焰攻擊,胡戈推測應該是高速飛行導致準頭不佳。如今雙方戰線緊貼在一起,火焰略微一偏就能燒到自己人,而且由於速度極快,它波及的範圍的也很大,隨便一次攻擊都可能灼燒幾十米的戰線,很容易在戰線上撕出個大口子來。

進一步說,就算普通士兵可以用預備隊補充,如果誤殺了那些重要的將領和貴族該怎麼處理?戰場形式多變,女王只知道每個軍陣和要員的大致位置,如果貿然攻擊,這種情況一定會碰上,而那些佈置好的獵龍武器則讓她沒有機會放慢速度、停在戰線某處進行精準攻擊的可能。

因此,在最初的巨龍突襲與失控進攻後,兩軍都沒能促成對方的崩潰,雙方每在一處區域達成突破,後方的軍隊就會立刻補上,戰鬥進入了漫長的僵持與消耗階段。

眼下,兩軍的戰士們只能圍繞著這條龐大的戰線不斷進行廝殺,每時每刻都有盾牆被擊破,每時每刻都有軍陣補充上前線,潰散與重組在戰線後方不斷髮生,戰線本身也不斷扭曲著,但它終究沒有顯現決定性的變化。

沙場上,廝殺之聲、喊叫之聲、金鐵相擊之聲充斥著將士們的雙耳,組成了名為戰爭的曲目,這宏大的樂章宣告了許多生命的消逝,也見證了許多英雄壯舉,它仍在演奏著,不知何時結束。

對於這場前所未有的會戰,雙方的指揮官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指揮十幾萬人同十幾萬人作戰,絕不是單靠個人能力就能做到的,他們不斷與友鄰和上級協調著,精力也在被快速消耗,甚至有人已經堅持不住、必須撤下去進行休息,這場戰鬥可不僅是一場能力間的對決,更是一場耐力間的對決。

如果硬是要在這片戰場中尋得一位略顯輕鬆的指揮者,那一定就是馭使巨龍在高空飛行的丹妮莉絲了。現在,這位女王便在龍背上觀察地面那龐大的戰場,她的內心已沒有最初看到這一幕的震撼,隨著戰線又一次變動,女王也立刻用紙筆將這些變化記錄下來,並開始擬定最新的命令。

在東方的戰鬥中,女王便對高空指揮有所探索了。只不過那時候她更喜歡利用龍的速和飛行優勢進行戰前偵查,透過高空觀測查詢敵軍或者他們留下的痕跡,並以此調整己方軍隊的行軍和作戰計劃,但到了戰場上,她還是青睞於騎龍參戰,畢竟有哪支軍隊能抵擋住三頭龍的龍焰攻擊呢?很不幸的是,在西方,篡奪者的王國內確實有人找出了反制龍的手段,隨著女王在苦橋一役中幾乎損失了一條龍,她也必須重新思考自己的戰術了,幸運的是,她麾下確實有能提供幫助的聰明人。

有關於高空指揮的構想,是培提爾·貝里席提出提出來的,也正是他帶來了胡戈手上數量眾多的獵龍武器的訊息,他成功點醒了女王,結合自己之前的作戰,丹妮莉絲立刻就發現了這種戰法的優勢和可實施性。

隨即,女王在對峙期立馬做了相應的準備,她給每一個軍陣都設立了掌旗官、設計了不同的旗幟,以此來方便自己識別它們,為了讓軍隊適應這種模式,她還進行了許多次演習,其間還發現並改進了許多漏洞,讓這個紙面上的構想成為了在現實中能夠執行的戰術。

要說唯一的遺憾,那就是女王在飛行中只能單向下達命令,而不是接受前線的彙報。她在旗杆頂部設定了拿取資訊的容器,但在實際的戰鬥中,她發現高速飛行下拿取它們將非常危險,如果放慢速度,又會立刻變成對面那些獵龍武器的靶子;因此,她在天空中雖然能大致判斷各支軍隊的位置,卻無法瞭解他們的狀態和士氣,如果要清晰的瞭解,那就必須到後方大營中等待傳令兵把資訊傳過來,可時間確實是不等人的。

不過,儘管有諸多不便,這仍然是這個時代最高效的指揮方式

現在,在高空中,女王慶幸著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那些獵龍武器的數量和種類比她最初的預料要多得多,在這些威脅的眼皮子底下控制巨龍噴火,那可太困難了,最初的那次突襲中一人一龍能夠毫髮無損地衝出來,其中多麼的驚險,別人或許不知道,她自己可是非常清楚的。

當下,戰局的形勢很複雜,在綿延數里的戰場上,雙方龐大的軍隊都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很多問題;不過,這其中絕大部分都只是小問題,不多時就會被打上補丁,另一方面,在如此混亂的戰場上,即便顯露了能定下勝負的大缺漏,丹妮莉絲也得花上不少時間才能發現,至於讓手下將領們利用它打出效果,所需要的時間就更長了,到時候那個缺漏還在不在都不好說。

不過,丹妮莉絲可是在天上注視著這一切,即使實行方面無法加快速度,她也有著絕對的觀察與判斷優勢,她的軍隊龐大,她的將領眾多,身居蒼穹之上,她的經得起等待的時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