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洪荒世界一眾大神通,宛若第四天災似的降臨到了凱爾特大陸上之時,與表世界相反的異世界,阿瓦隆的諸神,也開始有了行動。
如果只是小貓三兩隻,即便從洪荒世界降臨而來,也不會引起阿瓦隆裡的眾神注意。
畢竟,凱爾特神話世界很大,僅廣袤和遼闊就足以與洪荒世界相提並論。
只是較之洪荒世界那高到不可思議的戰力,凱爾特神話世界因為各大神系之間的戰爭,從而始終無法出現一個能夠統治整個凱爾特神話的人物。
因此,凱爾特神話就顯得比較散亂,眾神也不會完全臣服於一個聲音。
……
阿瓦隆,眾神大殿。
巨大的圓桌四周,已然聚集了凱爾特神話中的眾神,其中不乏實力極為強大的。
如代表著戰爭的女神莫瑞甘,她的使者是烏鴉,往往人類爆發戰爭的時候,她的使者都會以烏鴉的形態,出現在戰場上,以捲入人類戰爭為樂趣。
同時,她也能透過戰爭的爆發,吸收更多的信徒,壯大自身的神性和神職權重。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這些神話中的神祇,與洪荒世界的修行者,在力量本質上的區別。
洪荒世界的生靈,以打熬法力和吞吐天地靈氣,淬鍊肉身,最終感悟天地大道,領悟法則,信奉的是一切偉力歸於自身。
這使得洪荒世界的神靈,哪怕身在沒有任何天地靈氣的域外星空,也能泰然無恙。
但神話中的這些神祇,往往依賴的是自身的神職,除卻自身神職所帶來的力量,無法涉及其他領域,否則會引發強烈無比的反噬。
而若是觸及的那個領域,還是某位神祇的神職範疇,那就會引發一場神與神的戰爭。
例如凱爾特神話中的太陽神魯格,就曾經歷過多次這樣的戰爭。
因為太陽在任何一個神話之中,都象徵著無與倫比的強大力量。
除此之外,神話中的神祇,以自身神職範疇內掌握的力量為著,若是想要變得更強,那便要擁有更加純粹的神性。
這種神性需要由無數的信徒,在信仰其為神祇後才能夠產生。
如果用通俗點的話來說,所謂的神性……其實就是信仰之力。
而在凱爾特神話之中,神性最為純粹的只有兩位神祇。
一位是弗莫爾族之王,凱爾特神話中的惡神,邪眼魔王巴羅爾。
另一位則是達努神族之王,也是阿瓦隆的統治者,即眾神之王努阿達。
這兩位神王也是凱爾特神話之中,除卻創世女神丹努之下,實力最為強大的存在。
如果用洪荒世界體系來劃分……兩位神王都是處於準聖境的實力。
此時,身處在圓桌四周的除了戰爭女神莫瑞甘之外,還有角神科爾努諾斯、雷神塔拉尼斯、酒神蘇克魯斯和愛神安格斯等等。
這是一場真正的眾神會議,達努神族之中的神祇,所有喊得上名號的神祇,都出現在了這張圓桌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