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皇極經世訣》中較為敏感的內容後,亞羅這才有心思斟酌這本秘籍的內功部分。
……好吧,不出所料,整篇真經完全沒有‘語音輸入’的半點蹤跡,就只有‘氣字訣’的基礎效果。
這也正常。
一個技能點的推演能力是有限的。
《皇極經世訣》能在完成內功心法的基礎上,還附帶著整理了一篇‘純法家封建王朝模型’已經是僥天之大幸。
更何況,法家在乎‘規矩’,一本關乎根本的‘大法’,怎麼能在上面新增無關緊要的‘小術’?
沒錯,《皇極經世訣》的武道真意,就是‘規矩’!
‘規矩’往下還可以細分成‘立規矩’、‘行規矩’和‘守規矩’三步。
首先‘立規矩’,需要‘法出於上’。
放在國家層面就是法律源於君主,放在個人就是主觀能動性。
國家層面有‘師以長夷’,個人也不是不能接受外界規則。
這一步的關鍵,就在於自身不能用一種非常抗拒的情緒,去執行這個規矩。
接下來就是‘行規矩’。
個人的‘行規矩’,又是外界層面養勢的過程。
包括言行舉止、站坐行走、衣食住行……
手臂、手指、腿部、頭部等部位的細節,每一個動作的速度、幅度、連貫性等方面。
每一個細節都可以給自己‘立規矩’,讓自己‘行規矩’,規範個人儀態。
而且事有緩急,規矩也有大小。
……
看到這,亞羅的眼中閃過思索之意。
“完善個人儀態是‘行規矩’,踐行自己的規矩,與世界抗爭,是不是也是在‘行規矩’呢?”
“就比如……推廣武道?”
按理來說可行。
但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皇極經世訣》武道真意所謂的‘規矩’,其實是要自身感受到‘約束’!
依照這個道理,亞羅如果想要透過推廣武道完成《皇極經世訣》的武道真意,就必須要親身感受,推廣武道所受到的阻力。
換而言之就是,需要將推廣武道當做一份事業來做。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有也可以,沒有也行,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技能點。
“今後,也不是不能嘗試一下。”
……
再然後,就是最後的‘守規矩’。
可以簡單的概況為不鬆懈、不懶散。
這一步也不簡單。
有句話叫做不進則退。
有個定律叫做‘熵增定律’。
世間的一切,總是從有序走向無序,唯有生命試圖將無序的世界變得更為有序。
一陣夜風襲來,篝火微微搖曳。
透過明滅的光影中,亞羅好似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巖壁上分成三重:
第一重,如同鐵面判官執筆立法。
第二重,似苦行僧侶日課不輟。
第三重,卻化作了青松,任風霜雨雪都紋絲不動。
他攤開了手掌,墨跡在草紙上自發流轉成形,筆走龍蛇間,一個個字跡不斷浮現。
“立規如鑄劍…”
“行規似磨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