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文非常厭惡《皇極經世訣》描述的嚴酷世界,卻又被其嚴謹邏輯束縛。
他不得不承認,書中每個知識似乎都正確……起碼他看不出錯。
透過《皇極經世訣》的啟發。
透過身體與社會的對比,他甚至理解了人體。
胃弱則脾滯,脾滯則肝枯,肝枯則心衰,心衰則五內俱焚——其中胃為平民生產力,脾為資源分配,肝為貴族層,心為君王中樞。
國有衛兵如人體的免疫。
但衛兵積平則戰力弱,久戰則國力竭。
故,國當如張滿之弓:引而不發則弦弛,久張不釋則弓折,唯使民常懸戰慄於頸,如履薄冰,方得虎狼之師而國不竭。
人餓時僅求果腹,飽足則生萬欲。故民腹常空,其心方簡。
——此乃弱民固國之髓!
人體亦然:飽食則善惡細胞皆裂,惡者潛滋暗長,病發即成沉痾。
半飢時善惡細胞爭食,惡者弱而衰亡,善者存而愈壯,終使軀體恆健如初。
此理於國亦然:民常飢則奸邪自汰!
故:體弱骨強則人強,民弱兵強則國強。
欲使國強,就需弱民、貧民、疲民、辱民、愚民。
此為……馭民五術!
……
合理嗎?
太合理了!
貝文讀到最後的時候,甚至都有些分不清,後續的內容到底是書上所寫,還是自己做的總結。
——他的思維都和《皇極經世訣》同步了。
可是……這對嗎?
分不清,貝文根本分不清!
基礎知識和推理過程都無可挑剔,參照《皇極經世訣》上的知識,透過和現實情況的對比,貝文甚至都掌握了治療疾病的三板斧。
初:營養控制,斷敵糧草,逼邪銳氣自耗。
中:焦土淨邪,自毀區域性組織困殺邪毒,舍卒保帥的消耗戰。
末:資源排程,呼叫全身氣血重建秩序,中央集權資源再分配。
這三步,貝文可以透過控制飲食和穴位知識做到,已經可以去鄉村裡做一名赤腳巫醫。
如果再有師父早些寫出,但還沒推理出的‘鬼門奪命十三針’,甚至被人稱呼一聲神醫都不為過!
這個基礎上,如果再繼續深入研究不同器官之間的相互影響的作用效果,所能治療的疾病範圍,還能大大的增加!
可就是如此一本神書,推理出的治國理論,為什麼這麼殘酷?
貝文的感性和理智,正在發生劇烈衝突。
……
“師父…最合理的國家結構…它…它為什麼會是這樣?”貝文呢喃著道。
亞羅放下《召喚樹精守衛》研究手稿,看向燭光中迷茫的弟子。
“既然你不喜歡,那你又為什麼會認為,它就是最合理的國家結構呢?”
貝文瞳孔映著燭火,顫聲道:
“因……因為人體……師父,人的身體就是完美的結構啊!《皇極經世訣》把這份完美拓印到治國之道上……”
不好!
貝文好像也要癲了!
亞羅疾聲打斷:
“誰說人體是最完美的結構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