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運詞條,從九龍奪嫡開始

第19章 九皇子獻祥瑞(二合一)

文淵閣,議政堂。

堂外寒風刺骨,堂內溫暖如春。

三相和七部尚書,齊聚一堂,審閱百官奏章。

按照大乾慣例,百官奏章,會經過三相之手。

三相擬票,給出建議後,再呈交給天子批紅。

若是擬票中的建議,天子不滿意,可以發回三相,重新擬票。

今日的議政堂,氣氛肅穆,在場眾人,神情凝重。

只因商議之事,乃是賑災。

今夏西北大旱,顆粒無收。

入冬之後,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成為難民。

數量如此之多的難民,遠超地方縣衙能處置的能力。

在地方縣衙推波助瀾之下,全都匯聚在玉京城附近。

“諸位,昨夜城外,凍死難民三百五十二人。”

“凍死這麼多人,陳思齊在做什麼?他這個玉京府尹,怎麼當的?”

“他若是當不好這玉京府尹,那就換個人上來。”

右相兩道粗眉,緊皺起來。國字臉上,憤怒之情,溢於言表。

言語之犀利,大有一副要換掉玉京府尹的架勢。

“景行,少安毋躁。”

“玉京城外聚集的難民,超過百萬人,光憑玉京府尹的力量,自然難以做到面面俱到。”

“思齊他有些許疏漏,也不能多加指責。”

“我看,就罰俸三月。”

左相擼了擼鬍鬚,為陳府尹開脫說道。

左相和右相,為了玉京府尹,爭執不下。

武相沈長風冷冷地看著兩人爭執,笑而不語。

對於左相和右相兩人的爭吵,他早就見怪不怪了。

按照規矩,百官奏章,要經過三相之手,給出建議。

但實際上,武相沈長風,只過問軍機之事。

其他事務,一概當泥菩薩,充耳不聞。

玉京府尹,看似只是賑災不力,導致難民凍死。

實則牽扯奪嫡之爭,兇之又兇。

陳思齊,最近傍上了太子的大腿。

左相,乃是太子最大的支持者。

態度上,難免會偏向陳思齊。

右相暗中支援二皇子,自然要揪著陳思齊的小辮子不放。

吏部、刑部、兵部和農部,四部尚書,紛紛為陳思齊說話。

反觀右相那邊,只有戶部尚書,堅決站在右相那一邊。

禮部和工部兩位尚書,則是態度曖昧,沒有露出明顯的傾向。

“沈相,此事你看如何?”

右相語氣一頓,朝著沈長風這邊看來。

“我一個大老粗,除了打仗,其他的一概不知。”

“右相你問錯人了。”

沈長風打了一個哈哈,說了好像沒說。

如說!

這般表態,符合沈長風的作風。

右相目露失望,心中嘆息一聲。

左相則是穩坐釣魚臺,笑而不語,似乎早就預料到這一幕。

眼見辦不到陳思齊,右相也不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

“玉京城外,難民越聚越多,總是要拿出個章程出來。”

“玉京城外的災民,至少需要一百萬石糧食賑災。”

“算是整個西北,沒有一千萬石糧食,根本擺不平這次旱災。”

右相話音落下,在場眾人,紛紛沉默。

一千萬石糧食,這已經是非常保守的估計。

如果每一粒糧食,都能用到災民身上,自然夠用。

但這是萬萬不可能的。

下面的人,怎麼可能不上下其手?即便是尚書當欽差,也只是“損耗”小一些。

“子騫,國庫中還有多少糧食?”

左相問道,扭頭看向戶部尚書。

庫房糧食,歸屬戶部尚書管轄。

朝廷還有多少糧食能夠呼叫,戶部尚書最清楚了。

戶部尚書嚴子騫滿臉苦澀,一副無能為力的樣子。

“除去玉京府過冬的糧食,國庫中能呼叫的糧食,也就只有五十萬石。”

“只有這點糧食?”

“五十萬石,這夠幹什麼?”

戶部尚書的話,給眾人潑了一盆冷水。

議論聲,在議政堂中響起。

五十萬石糧食,連玉京城外的難民,都救濟不了。

更不用說是整個西北,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了。

“子騫,怎麼回事?為何朝廷糧食,只有這麼一點?”

不等左相問責,右相搶先一步,開口問道,給自己“小弟”一個解釋的機會。

“啟稟右相,今年西北大旱,朝廷免了西北的賦稅,一分錢都沒有收上來。”

“還有前年,東海水族入侵,山東地區,生靈塗炭。”

“陛下給了膠東、琅琊和臨淄三郡減免賦稅三年,要到明年才開始收取賦稅。”

“這三郡,乃是賦稅重地,沒了三郡賦稅,朝廷本就拮据。”

戶部尚書大倒苦水,不是他不擅理財,而是真收得少,用得多。

能勉力收支平衡,這已經是夙興夜寐的結果了。

“諸位,賑災所需的糧食,到底怎麼辦?諸位總要拿出個辦法。”

“反正戶部最多支援五十石糧食,再多沒有了。”

“你們就是把戶部賣了,也湊不出賑災的糧食。”

左相聽完戶部尚書的稟報後,沉吟一二。

“加稅吧。”

“左相,下官反對。”

“朝廷賦稅,已經夠重了,再加稅,怕是要官逼民反。”

之前一直沒什麼聲響的禮部尚書,直接跳了出來,義正辭嚴地說著。

他一臉正氣的模樣,彷彿在說。

再加稅,大乾就要完了。

看到禮部尚書跳出來反對,武相心中只覺得好笑。

禮部尚書是江南人士。

朝廷要加稅,江南這個賦稅重地,自然首當其衝。

苦一苦江南老百姓,救救西北的可憐人。

這種手段,左相秦墨白當政時期,幹了好幾回。

“守正,若是不加稅,你說怎麼辦?”

左相繃著神情,眼神中似乎有不滿,質問著禮部尚書。

“這……”

禮部尚書臉上露出為難的表情。

見禮部尚書一時拿不出主意,右相給戶部尚書一個眼色,戶部尚書頓時心領神會。

“不妨再向神農谷借貸一千萬石糧食。”

神農谷,十大道庭之一。

以種植草木和煉丹術聞名天下。

若論哪裡糧食最多?不是大乾朝廷,絕對是神農谷。

朝廷向神農谷借貸糧食,也不是沒有先河。

到現在,還欠著神農谷七百萬石糧食。

“不可!”

“堂堂朝廷,向神農谷借貸,成何體統?”

“若是傳出去,會讓天下人恥笑的。”

左相義正詞嚴地拒絕了。

態度之堅決,根本不給戶部尚書辯解的機會。

武相全程看戲,微微搖頭。

拒絕借貸,左相說得義正詞嚴。

時機上,還是逃不出奪嫡之爭。

二皇子的母妃,乃是神農谷的聖女。

向神農谷借貸,意味著神農谷對朝廷有更大的影響力。

這是以左相為首的太子黨,堅決不能接受的。

到目前為止,除了太子之外,二皇子是唯一一個被冊封為親王的皇子。

可以說,二皇子就是太子最大的對手。

在朝堂上,以右相為首的二皇子黨,也屢屢和太子掰手腕。

議政堂中,爭吵不斷。

就加稅和借貸兩個法子,吵成一團,誰都無法說服誰。

“陛下駕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