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武的算計很好,甚至是出奇的好,在開始之初就有大量的人加入這個聯盟,形成了一個臨時的軍事同盟。
這個聯盟形成後,大家都很開心,眾人覺得找到了一個能夠扛事的老大。
而呂大夫則是覺得自己有了這麼一個聯盟之後,到了錦華府不僅不會丟面子,還能攫取大量的利益。
雖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能夠勝利的前提下,但他並不覺得會失敗。
因為歷史證明,平定邪神的叛亂一定會是勝利的。
所以,大家也只是做了一個簡單的約定,但彼此之間卻沒有太大的約束,以至於這個聯盟極其鬆散,堪稱歷史上最為鬆散的軍事聯盟了。
同樣,大家也都知道,當利益一致的時候,他們的聯盟還是聯盟,若是彼此間發生了利益衝突,那麼這個聯盟瞬間就會崩潰,但這仍不妨礙眾人覺得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聯盟。
眾人覺得,他們這樣一個放在了明面上的利益共同體,遠比一個只依靠所謂的潛規則而形成的隱性聯盟強得多。
基於這種思考,劉武被眾人看順了眼,一個個與劉武親切攀談,彼此進行了友好的交流。
之後,就是拉那些因為沒有購買道兵符過來的貴族們。
短短一夜間,這個由劉武提及的軍事聯盟,成員一度擴張到四十多人。
最後大家一統計,他們這個聯盟的總兵力加起來近七千人。
這麼多的兵力,以至於第二天隊伍集合啟程,都沒走出呂大夫的襄邑。
於是還是那個大殿,呂大夫只能舉起酒杯。
“大家接著奏樂,接著舞!”
......
第三天,這支龐大的軍隊方才走出襄邑,而劉武也發現了一個重大問題。
那就是自己這次結盟,主要目的就是不那麼顯眼。
結果這支隊伍中,自己卻是除了呂大夫以外最顯眼的那個。
呂大夫響應了國君的徵召,出兵一千多人,甲士上百,戰車十輛,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這近千徒卒是奴隸,那上百甲士也是奴隸。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呂大夫的封邑內沒有了庶人,只能拉奴隸出來撐場子。
這問題可就大了,因為封邑雖然是貴族自己的,但是國家也規定了貴族封邑內的庶人不能少於多少,這些庶人要佔據封邑內多少田地,給國家上多少稅。
理論上,貴族的稅多為三十稅一,國人的稅為十五稅一,而庶人的稅為十稅一。
但實際情況則是貴族逃稅漏稅,國人的的稅完整的交,而庶人的稅可能達到了十稅三或者更多。
因為國家規定了封邑內有多少庶人,但這些庶人國家並不管理,而是由封邑的貴族來管理,於是貴族們大多都會將自己的一部分稅轉嫁到庶人身上。
這樣一來,庶人被苛以重稅,但理論上又屬於有身份的正常人,所以他們會更加的努力,願意作為甲士在戰場上拼命廝殺,以求出人頭地。
而封邑內沒了庶人,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因為這意味著你沒有了能夠替你承擔賦稅的人,也沒有了能夠為你拼死作戰的甲士。
所以當眾人看到呂大夫的軍隊構成以後人都傻了?
話說你都幹啥了?
然而這還沒完,呂大夫雖然用奴隸充當了甲士,可是這些甲士的甲冑竟然全沒有溫養過。
十輛戰車、十輛重車,也沒有被溫養過。
就連呂大夫的那輛指揮車,雖然華麗,經過術士的陣法符文加持,但依舊是沒有溫養過的東西。
眾人都麻了。
鬧呢!
你堂堂下大夫,傳承數千年的家族,難道啥都沒了?
此時,所有人終於對敗家子這個字,有了最為明確的認知,也知道傳說還他孃的真不是傳說。
這妥妥就是一個超級敗家子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