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諸天的道士

第96章 一封拜帖,解劍池前

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

本朝開國之際,道家千古大宗師張三丰在此開創武當派。

故而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

武當之名,最早出現在《漢書》中,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

此山山勢奇特,一峰擎天,眾峰拱衛,既有泰山之雄,又有華山之險,懸崖、深澗、幽洞、清泉星羅棋佈。

清晨,紫霄宮前,空地上。

當今武當掌教沖虛道人正在做早課。

迎著朝陽紫氣,沖虛道人默運心訣,動作舒展,正是武當派的最高心法,傳自武當開派祖師張三丰的《純陽無極功》。

此功內外雙修,動靜結合,內練五臟六腑,外練筋骨皮。

透過長期吸運、閉、噴氣,並配合身體外部、軀幹、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動作的鍛鍊和排打,達到卻邪扶正,治傷除病,外可抗擊承打之功效。

所以別看沖虛道人身材清癯,但他的肉身可不比那些專修外功的筋肉虯結的人弱多少。

心法起,內氣轉,長劍動,隨身舞。

動作緩慢,不見絲毫煙火氣;但若有劍術達人在此,便能明白沖虛道人的劍術已入化境。

輕靈柔和,綿綿不斷,重意不重力,優美瀟灑,劍法清楚,已深得武當武功的精髓。

沖虛道人舞的正是他浸淫六七十年的《太極劍法》。

一招一式,遠近收縮自如,彙集陰陽兩極之氣,無論劍之輕重,也可以遠近收縮自如;手、眼、身、法、步動作協調,松沉自然、勁力順達。

如此內氣和劍訣配合著迴圈一週,身子便如灌甘露,丹田裡的真氣似香菸繚繞,悠遊自在,這就是所謂氤氳紫氣。

晨鐘餘韻中,沖虛道人做完早課,緩緩吐出一口濁氣。

他剛睜開眼,就瞥見殿門外的青石板上,小道童清微正踮著腳尖來回踱步,懷裡緊緊抱著一封素白信帖,道袍下襬沾滿了晨露。

他舉起信帖時,“師祖爺,有人遞了拜帖,說三日後要來武當山拜訪。”

沖虛道人聞言,不禁微微一怔,詫異道:“拜帖?”

哪個人會在大清早的給人遞拜帖?

小道童眼睛亮晶晶的:“是隻仙鶴送來的!就停在解劍石上,還對我點頭行禮呢!“

“仙鶴送信??”沖虛道人喃喃自語。

“是啊!”小道童清微想起那隻仙鶴,眼裡都有些發光,他手舞足蹈地比劃著,“這麼高的鶴冠,翅膀展開比紫霄宮的經幡還寬,它飛起來的時候,就像一朵白雲在天空中飄蕩,可神俊了!“

沖虛道人想了一會兒,問道:“能驅使仙鶴送信,看來是位異人,拜帖上落款的是何人?”

“崇道觀——太淵!”清微脆生生地答道。

沖虛道人聽到“崇道觀”三字,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終於回想起了崇道觀的來歷。

“原來如此,是東南臺州府的全真道統,紫陽傳承。只是近些年來,似乎已經沒落了,門人弟子寥寥無幾。只是不知這位太淵道長所為何事而來?”

沖虛道人一邊說道,一邊輕輕摩挲著手中的信帖。

他心想,看這仙鶴送帖的手段,這位太淵道長應該是還有些異術。

不過,沖虛道人也沒將此事太過放在心上。畢竟武當派如今執武林正道之牛耳,聲名遠揚,一些光景不佳的道門朋友向武當尋求幫助,這在以前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沖虛道人展開拜帖,只見灑金箋上墨痕如鶴舞,字跡清逸出塵:

【貧道太淵頓首再拜,謹奉書於武當山沖虛掌教尊前:

久仰仙山道德,素欽玄門正宗。紫霄瑞氣,常縈夢寐;金頂祥雲,久慕風儀。

竊聞武當乃真武顯聖之地,道長繼三豐祖師衣缽,道貫天人,德配乾坤,使末學後進心馳神往。

今攜劣徒登門,一為閩中林氏子平之,性雖魯鈍,尚知向道;一為東瀛浪人緋村劍心,雖出身異域,亦慕玄風。另隨行靈禽白鳳,乃丹穴仙種,頗通人性。欲於三日後巳時造訪仙山,一則為兩派道誼,二則請益玄門真訣。

倘蒙不棄,願效昔年鍾呂論道之雅。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