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在一天天的過去,太淵的生活極有規律。
白日間看書閱典,午間小憩片刻,晚間有時指點三個徒弟練功,或與武當派的一眾門人談玄說古,日子好不自在。
沖虛道人自從太淵為他講了玄關一竅的關隘之後,就一直閉關,偶爾才出來小聚一次。
不過太淵已經注意到了,沖虛道人慢慢調和自身的精神、內力、氣勢,心神,比之前已是大有進步。
反倒是清虛道人和靈虛道人這兩位和太淵的交情與日俱增。
清虛道人主管這藏書閣,而且他的性子淡然清和,與太淵有共同愛好,兩人頗能談得來。
至於靈虛道人是掌管武當派的後勤提供、江湖情報之事,有一次太淵和他說到了些後世的管理理念,讓靈虛道人大感靈感不斷,這不,兩人也能說得上交情不錯了。
“吧嗒!”
太淵輕輕合上手裡的書籍,閉上雙目,靜立片刻。
這是他的習慣,看完一本書必然會細細琢磨其精髓,吸取對自身有用的部分。
這本書籍封面上寫著《九霄真經》。
從頭回憶起這本書籍其中的精華,太淵不由得為前輩先人的才思驚歎。
《九霄真經》分為九竅九章,一竅自成一區,練成七竅七章,便能開發人體九成竅穴,潛力極限發揮,堪稱絕世高手。
據創功者說,若是有人能夠練成道家九乃無窮無盡之極數,九章九竅,陰陽同匯,兩極相生,取宇宙之力為己用,便可達至武學至高天人合一之境!
甚至九章圓滿之後,仍有兩極歸元、太極歸宗、終極歸一、無極歸真四大巔峰境界。
當然後面的太淵也只是當做笑談罷了。
這本書不知是何人所著,看上面的批註不像是三豐真人所創,應當是收集來的。
這本書的前七章部分並未超脫後天層次,而最後的兩章雖有先天之姿,但上面記載零碎混亂,有時前後矛盾,只不過是憑著聰明,縱其想象,似是而非,力求變化而已。
雖然這本《九霄真經》並不是述說道家微言大義的,充其量也只能夠讓修行者達到後天極巔,理論上對已是內景先天的太淵沒什麼作用了才是。
其實不然。
太淵的道行雖高,但他對自己的短處非常清楚,護道之術有所欠缺。
他不是不能夠自創護道之術,以太淵如今的道行,自創一些諸如少林七十二絕技的武功也就是花點時間而已。
只是這樣肯定會分散他的精力,所以在邁入內景之前,太淵都沒有去關注這方面的事情。
而現在有現成的武學庫在眼前,太淵剛好可以梳理一下自身的護道之術。
也許這些武功的確威力不強,卻如陳年佳釀,愈久愈醇。
因為一門武功可以傳承百年,前後那麼多人傑修煉改正,那就說明這門武功即使沒有什麼太突出的地方,但是缺陷肯定也是極少的。
這樣的武功一旦到了合適的人手裡,肯定會大放異彩。
“太祖長拳在喬峰手中可退強敵,拔刀術經傅紅雪演繹驚世駭俗。”他的聲音混著窗外松濤,“看似平凡的招式,若與自身道韻契合,亦能綻放異彩。”
太淵緩緩吐出一口長氣,把《九霄真經》放回原處。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