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教導弟子可以為其獲得弟子們的感恩和擁戴,為其聚集人望。
而保管丐幫武功必須得武藝高強之輩,之前是解風自己保管,現在交給了蘇均,並讓其可自行觀摩。
【降龍掌法】、【少陽玄功】、【纏身十八打棍法】、【潛龍護寶盤旋十八打棒法】、【七指竹】、【八仙掌】等等。
所以蘇均武藝日漸深厚,已經直追解風。
“師父。“蘇均抱拳行禮,聲音清朗如劍鳴,“弟子已查探到比武經過。“
堂中眾長老聞言紛紛側目。
解風撫須頷首:“繼續。“
“麻風的金鐘罩已練至第七重。“蘇均指尖輕叩案几,“劉山的快刀三十六式……“他突然並指成刀,在空中劃出三道殘影,“能同時斬斷三根香頭。“
角落裡傳來倒吸冷氣的聲音。
執法長老趙鐵掌臉色微變——他上月與劉山切磋時,竟未逼出對方這手絕活。
蘇均繼續道:“此二人輸的心服口服,皆言林平之的槍又重又穩又快。”
解風一拍桌子,朗笑道:“好,哈哈哈,這樣才有意思。”
“聽聞林平之連續比試,身心必有疲倦。現在已經是四月中旬了,我不佔他便宜,讓其修整一月,五月十五,請他上君山一會。”
……
江湖風訊,向來比春風更快三分。
林平之挑戰丐幫幫主解風的訊息,就像一粒火星濺入油鍋,剎那間燃遍三湘四水。
太淵倚在客棧窗前,望著街上奔走相告的江湖客,不禁莞爾——這世上沒有電報網路,可那些走鏢的、賣藝的、說書的、跑船的,個個都是活信鴿。
晨光尚未穿透巴陵城的薄霧。
城北茶棚的說書人已經拍響醒木:“話說那'槍靈'林平之,一杆銀槍挑翻十八路好漢……“
到了晌午,城南碼頭的苦力們歇腳時,都在比劃著想象中的絕世槍法。
及至暮鼓響起,連青樓裡的琵琶女都在彈唱新編的小曲:“君山月,少年槍……“
第二日拂曉,衡陽城的早市上,賣炊餅的老漢與挑柴的樵夫爭得面紅耳赤。
“解幫主三十年前就……“
“你懂什麼!那林家小哥……“
湘江的漁舟裡,艄公一網撒下去,撈起的魚兒還沒甲板上議論此事的乘客多。
本來只是類似於閉門切磋武藝,友好交流的比武,經過這些人大肆渲染,彷彿變成了江湖後輩俊傑要撬動江湖前輩的地位的一站。
特別是一些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各派年輕弟子,更是關注。
江湖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十年。
這個江湖已經被老一輩的人給把握話語權太久了,也該輪到年輕人出頭了。
有人興奮,有人鄙夷。
但不管如何,皆是往君山趕去,希望能一睹大戰。
太淵望著湖面上漸密的帆影,輕撫腰間酒葫蘆。
這江湖,終究是耐不住寂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