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從進入內景的層次後,精神力大漲,心神敏銳無比,大腦似乎被開啟了一層限制,前世所學過的所看過的,漸漸都能回憶起來。
這才是真正的“不出門而知天下事”。
當然,理論和實踐是有差別的。
有些事還是要身體力行才可洞明其理。
太淵緩緩開口道:“為師現在要傳你一套【陰符槍訣】,此槍訣可是一代奇人王宗嶽所創。它獨特之處在於,乃是依據太極推手時,面板所產生的觸覺以及內皮的感應,還有那種靈敏至極的聽勁來練槍的獨特方法。”
王宗嶽,明代萬曆生人,其著的《陰符槍訣》和《太極拳論》二篇對後世影響巨大,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傳統武術門派門戶之見甚多,而太極拳的支派亦甚眾,然而所有的太極拳門派均不約而同地尊崇王宗嶽《太極拳論》為太極拳界至文,足見其地位重要。
林平之聽聞,滿臉的好奇都快溢位來了,急切問道:“太極推手?師父,您說的莫非是武當派太極拳裡的功夫?您竟然還會武當派的功夫啊?”
此時,他對這事的好奇,甚至都掩蓋了對【陰符槍訣】的好奇心。
“武當派的功夫?“太淵似笑非笑地瞥了林平之一眼,“那你覺得,為師應不應該會?“
林平之被這一眼看得心頭一跳,連忙擺手:“弟子只是好奇,師父博通百家……“
話未說完,太淵手腕一抖,長槍倏然橫空,槍尖如遊蛇般輕輕一顫,竟在林平之的衣襟上點了一下,卻沒留下半點痕跡。
“這槍訣,不是武當的,“而是王宗嶽從江湖浪蕩、市井百態裡悟出來的。”太淵道,“你信不信,街邊賣豆腐的老漢,推磨時用的力道,都能化進槍法裡?“
林平之聽得一愣一愣的,下意識摸了摸被槍尖點過的衣襟。
緋村劍心在一旁輕笑:“師父上次還說,連醉漢踉蹌的步伐都能融入身法呢。“
太淵哈哈一笑,長槍一收,負手而立:“所以啊,功夫不在門派,而在天地之間。你若是隻盯著武當少林,豈不是錯過了整座江湖。“
林平之撓了撓頭,訕訕一笑:“弟子受教了。“
太淵把槍推還給林平之,“為師不練槍,故只能傳你槍訣,由你自行領會。”
林平之正襟危坐。
太淵聲音響起,“陰,暗也;符,合也。陰符者,靜處為陰動則符也;陰符槍訣主張陰陽、剛柔、虛實互用,粘隨不脫,如蛇纏物,如水相繞,如影隨形。”
“陰符槍總訣六則,你且聽好,
其一:身則高下,手則陰陽,步則左右,眼則八方;其二:陽進陰退,陰出陽回,粘隨不脫,疾若風雲;其三:以靜觀其動,以退敵前,審機識勢,不為物先;
其四:下則高之,高則下之,左則右之,右則左之:其五:剛則柔之,柔則剛之,實則虛之,虛則實之;其六:槍不離手,步不離拳,守中御外,必對三尖。”
林平之默唸於心,緋村劍心同樣細細揣度。
兵器,手足之延伸。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槍術刀術劍術,亦有相通可以借鑑之處。
太淵見兩人都入了神,繼續道:“平之你尤喜中平槍勢,中平勢有十三則,立身要正……”
半晌,語罷。
“這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讓劍心當你陪練,爭取把這陰符槍融入到你自己的槍路里。”
說完,太淵轉身遠去,風中有清朗的歌聲傳來:
“嫋嫋長槍定二神,也無他相也無人,勸君莫作尋常看,一段靈光貶此身。心須望手手望槍,望手望槍總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