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多想,林平之中指和大拇指扣成環狀,另外一手中指壓於掌心,大拇指壓住中指,無名指,壓住中指,小拇指壓住無名指,伸直食指。
閉目放鬆,掐住法印,《養神訣》精義閃過腦海,以備明日一戰。
“……神為心所主,養神先養心。心靜則神安,心動則神疲。心為神所主,養心先養神。
神安則心靜,心動則神疲。男左女右抱,太極始分歧。子午水火意,坎離上天梯……”
…………
五月十五,洞庭湖上薄霧初散。
君山總舵的朱漆大門前,幾位九袋長老分列兩側。
青石階被晨露浸得發亮,倒映著往來賓客的衣袂。
以九袋長老的江湖地位,來迎接各大門派、江湖散客,也是給足了面子。
這時,有弟子稟報,華山派掌門人率領眾弟子來拜會;同時嵩山派也來了兩位太保,分別是【仙鶴手】陸柏和【白頭仙翁】卜沉;還有青城派的餘觀主。
幾位長老交換個眼色,暗忖這些人物親至,怕是要請副幫主出面才夠分量。
正待吩咐弟子通傳,卻見張金鰲已大步流星迎了出來,抱拳朗笑道:“哈哈哈,嶽掌門仙駕光臨,陸太保、卜太保遠道而來,餘觀主別來無恙……“
嶽不群甚是謙和,滿臉笑容的搭話。暗地裡卻打量著餘滄海,似乎變得有些不同了?
進去後,發現一些熟人已經先到了。
廳內早已高朋滿座。東海海砂幫幫主潘吼正與泰山派天乙道人爭論潮信規律,聲如洪鐘;神女峰鐵姥姥拄著鐵杖,冷眼旁觀幾個後生圍著曲江二友討教刀法。
角落裡,賣餛飩的何三七默默數著銅錢,對周遭喧鬧充耳不聞。
“五嶽劍派倒來了三家。“
衡山派和恆山派的人沒來。
轉念一想,嶽不群瞭然。
衡山派經歷劉正風“金盆洗手”一事,元氣大傷;而恆山派為一眾女流尼姑,來丐幫這地兒多有不便,且路途遙遠。
各人再寒暄得幾句,丐幫中又有各路賓客陸續到來;到得巳時二刻,張金鰲便返入內堂,由丐幫長老招待客人。
將近午時,兩三百位遠客流水般湧到。
鄭州六合門夏老拳師率領了三個女婿、散客何三七、曲江二友神刀白克、神筆盧西思等人先後到來。這些人有的互相熟識,有的只是慕名而從未見過面,一時大廳上招呼引見,喧聲大作。
蘇均在二樓處俯瞰下方,冷漠不語。
“均兒,怎不下去見禮?“
解風不知何時已立在蘇均身後。
蘇均的手指正摩挲著欄杆上新刻的劍痕,聞言頭也不抬:“今日來客之中,有的固然在江湖上頗有名聲地位,可有的卻不過是些不三不四之輩。我蘇均行事,向來只結交值得結交之人,豈能隨意與人濫交!”
解風微微搖搖頭,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卻並未出言責備。
他何嘗不知,這些所謂的江湖豪傑,大多不過是些烏合之眾,平日裡仗著幾分武藝,在江湖上招搖過市。
“你還年輕啊,均兒。”解風長嘆一聲,目光望向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緩緩說道,“這江湖啊,可不單單是打打殺殺,其中的人情世故,錯綜複雜。”
蘇均眉頭微皺,似有所悟,卻仍堅持己見。
解風微微一笑,拍了拍蘇均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為師並非要你與他們一樣稱兄道弟,只是啊,這江湖中多一個朋友,便多一條路。武功固然重要,但懂得周旋於人情世故之間,亦是不可或缺的本事。”
“報——”
一弟子快步行禮。
“幫主,林平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