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
桃花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手術室內。
手術室內,一臺“異體喉-氣管-甲狀腺”聯合移植手術,正在進行。
患者是一名喉癌術後復發的66歲男性。
他在8年前,確診為喉癌,並進行了部分喉切除術治療。
後來,患者喉癌復發,且範圍擴大,需要透過全喉切除術進行治療。
患者得知全喉切除術將失去發聲功能,以後只能使用人工喉、電子喉等進行簡單講話。
對此,他本人非常抗拒。
患者希望切除復發腫瘤,但保住咽喉。
面對患者的強烈要求。
桃花醫院的高宏教授團隊,經過詳細商議之後,提出“異體喉-氣管-甲狀腺聯合移植手術”的方案。
全球範圍內喉移植成功病例非常少,並沒有太多資料供查閱,也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借鑑。
但是沒辦法。
醫者仁心!
手術難度再大,也要試上一試。
高宏教授團隊,聯合醫院多學科專家,共同面對這臺高難度手術。
手術室內。
主刀醫生高宏,先是切除捐獻者供體的喉、氣管、甲狀腺,並對器官進行充分灌注,避免血液凝固。
他的助手,則對患者進行全喉切除+甲狀腺全切除+雙側頸部淋巴結清掃術。
接下來。
高宏爭分奪秒,進行異體喉-氣管-甲狀腺聯合移植。
他用小血管重建,重建患者的2根動脈,4根靜脈。
接著,他耗時3小時完成6條小血管和4條神經的重建,平均18分鐘完成一根血管/神經的重建。
整臺手術。
桃花醫院一共出動40位醫護人員。
手術裡,主刀醫生們的手,需要一直在顯微鏡下浸泡在冰水中做精細操作。
器官移植中心醫生,對術中低溫保護、血管開放技巧及抗排異藥使用進行全程指導。
麻醉醫師們一直緊盯著監護儀,為患者保駕護航。
憑藉團隊成員精湛的手術技巧,以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器官移植中心、麻醉、護理團隊的密切配合,供體喉缺血的時間儘量壓縮,極大程度上保證了供體喉-氣管-甲狀腺的移植成功率。
耗時整整9個小時後。
手術順利成功,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
當然,手術成功只是個開始。
接下來他們還要對患者進行最專業的護理,讓患者“重獲新聲”。
人群裡。
主刀醫生高宏,心裡有些慶幸。
這臺手術難度極大,每個步驟都不允許出現差錯。
主刀之前。
他心裡只有五成把握。
但是在手術的過程裡。
高宏所有技術動作,都信手拈來,展現出令人驚歎的醫術。
對此,他百思不得其解。
自從來到桃花醫院工作後。
他的醫術突飛猛進,有種疑難雜症不在話下的感覺。
……
另一邊。
桃花醫院普外科。
某手術室內。
主任醫師魏永,正在主刀一臺高難度肝臟手術。
患者是一位70歲的老人,右半肝有著直徑24厘米的巨大腫瘤。
腫瘤巨大,使患者右肋弓隆起,與第2肝門、右肝靜脈根部、下腔靜脈等大血管關係極其密切。
想要順利完成這臺手術,難度極高。
稍有不慎,就會讓患者大出血,從而危及生命。
詳細的手術預案後。
魏永正式開始手術。
他先是在患者肝上下腔靜脈、肝下下腔靜脈、肝十二指腸韌帶、右肝蒂放置阻斷帶,實施全肝血流控制措施。
然後,他用肝拉鉤,最大限度懸吊右肋弓後,伸手進入右隔下。
此時,魏永感覺非常棘手,無法進行常規分離暴露。
他深吸一口氣。
用高超的手上功夫,盲穿左右肝締分叉點。
先離斷肝組織和肝內大血管及管道,再採用精準的解刨式肝切除技術,前正中徑劈開肝臟,精巧而細緻的遊離切除肝臟,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當直徑24厘米的肝癌腫塊,被順利切除時,術中出血量才300毫升左右。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