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敕勒長歌

第23章 納采 問名

婁內幹聞言登時一喜,那渤海高氏雖是漢人門第,但真要論起來可要比他婁家門第高多了。

且不說北魏銳意漢化,漢人世家門第的含金量往往是遠高於同等級鮮卑門第的。況且,漢人高門大姓往往是屬於真正的“世家”,無論坐在統治階級位置上的人是誰,都無法影響他們的家族地位。

你不見人家清河崔氏,從漢朝起那就已經是高門了,歷經三國、魏晉、劉宋直到北魏。無論皇帝是誰,朝廷裡面話事人的位置永遠都得給清河崔氏留一個。

北魏一個鮮卑人建立的政權,在評定世家門第時,不一樣得乖乖的把清河崔氏定為第一甲門嗎?至於鮮卑的婁氏、段氏……他們只不過是短期內偶然間登上大位而已,只可稱得上大族,可遠遠稱不上世家啊!

那渤海高氏論起來是能追朔到春秋時期的,比起清河崔氏也不遑多讓。這樣的世家又豈是一個鮮卑新貴能比的。

婁內幹雖然心裡知道段長說高歡屬於渤海高氏有攀附之嫌,但他依然非常高興。無他,一方面渤海高氏門第確實太高,能攀附的上就已經很難得了。另一方面,聽婁昭君說的那麼決絕,他其實也明白女兒的選擇和心思,他已經攔不住了!

這個時候段長的話無疑是給了婁內幹一個極大的臺階:你說人高歡門第太低配不上你婁家,可現在高歡屬於渤海高氏中人,你這個理由從一開始就不成立了啊!

什麼,你們婁家嫌棄高歡家貧?可你沒聽段領軍說嘛,“賀六渾終不徒然啊。”

再說了,你們婁家不是號稱牛馬盈谷、珠玉滿倉嗎?這等鉅富之家難道嫁女還需要看對方財力嗎?就是找個王公之家,也不見得能比你們婁家豪富啊!

故此,當段長親口說出高歡屬渤海高氏這句話時,這樁親事就已經算是徹底定下了。

婁內幹沉思半響,無奈開口道:

“既是高公子出身清貴,那確實堪為我家昭君良配。可這六禮……”

段長嘿嘿笑道:

“這六禮,婁老兄就不必憂心了,賀六渾下去之後必會精心準備。”

言罷,他轉身看向高歡。高歡會意,當下便抱拳道:

“既是婁大人不嫌棄,小子回去之後就著手準備納采、問名之儀。”

說罷,高歡又轉身面向段長,長揖一禮後,語帶感激的誠懇說道:

“我和昭君能夠得償夙願多虧段領軍的幫助,段領軍今天如此維護小子,小子此生沒齒難忘!”

段長坦然受了高歡一禮,面色肅然道:

“我今日用一生聲譽替你保媒,只望你以後能與我那賢侄女伉儷情深,不要負了她。”

高歡連聲稱是,段長隨即道:

“六禮之事你不用煩惱,一事不煩二主,我既然替你們保媒了,這納采、問名、納吉、請親之事自然也非我莫屬。你就只需在家中安心準備聘禮就行。”

言罷,段長轉向婁內幹豪爽的笑道:

“我記得婁老兄的壽辰也要到了,等老兄壽辰之後我就著人前往婁家納采。之前兩個小兒女雖然兩情相悅卻不得不囿於門戶之見,想來也是可憐!”

婁內幹:

……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