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敕勒長歌

第96章 攻守應對

“領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不外乎是加固城防,與武川等鎮多加溝通而已。”高歡輕嘆了一聲,低聲道:

“大魏內部吏制腐敗,各地百姓水深火熱,自都城從平城遷往洛陽之後,我六鎮的地位便逐漸被邊緣化,民生凋敝,兵士和鎮民常常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加上柔然的頻繁侵擾,今日沃野鎮的變故,只怕不會是孤例啊。”

“若我們選一支精兵,與上次一樣馳援沃野,你以為如何?”

“領軍萬萬不可存此想法!”高歡猛然一驚,忍不住反駁:

“沃野鎮情形與懷荒截然不同,此次若我們貿然出援,損兵折將倒在其次,怕的是一著不慎便要將懷朔原本大好情形也給摺進去!”

段長疑惑不已,沉吟半晌才開口問道:

“沃野鎮叛軍畢竟兵械缺乏,糧餉也不足,賀六渾之前面對柔然精騎時尚且一力要求前往援救,怎麼到了此時反而保守起來了?”

高歡微微皺眉,沉吟片刻,徐徐言道:

“領軍,此一時,彼一時也。柔然精騎雖兇悍,但他們遠來異地,地理人文皆不熟悉。我們岀援以有心算無心之下,尚有勝算。

今日的沃野鎮叛軍,雖兵械缺乏,糧餉不足,但其背後乃是六鎮數萬饑民,人心思變,不可輕視。且叛軍比我們更瞭解沃野鎮情況,一旦我們輕舉妄動,放棄堅城而與他們野戰,恐怕一時也討不到便宜,還不如先靜觀其變。”

段長聞言,微微點頭:

“你說的也確實有幾分道理,這些叛軍一旦起勢,人數定然不少,且皆是走投無路之輩,拼死一搏之下,其戰鬥力不容小覷。”

“再者,我們懷朔雖然城牆還算堅固,但糧草實在是捉襟見肘,且兵員有限,實在是難以再行分兵遠征。”高歡一邊說著,一邊伸手指向沃野鎮的方向:

“沃野距離我們不算很近,若是前去救援的兵士少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可若是前去的兵士多了,到時懷朔空虛,一旦有敵來襲,後果更是不堪設想。以我淺見,我等當下還是要堅守懷朔,穩住陣腳,待形勢有變時再考慮出擊之事。”

“也只得如此了。”段長輕嘆一聲:

“沃野鎮事起倉促,六鎮這種時候定然沒辦法臨陣換將,葛榮一時半會估計不會再來我六鎮,這段時日你便接著領我親兵,有什麼需要隨機應變的事情就自行決斷吧。”

高歡也不推辭,點頭應允。

…………

原沃野鎮城

破六韓拔陵站在沃野鎮的鎮城前,迎著陽光眯眼睛望向遠方。他身材魁梧,身高八尺有餘,肩寬背闊,肌肉線條分明,僅是站在那裡,就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他的面板因長期在邊疆風沙中磨礪,整體呈現古銅色,臉上風霜的痕跡很足,但雙目如炬,讓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一個輕易能夠說服的人。

一般在他這個位置的人都會精心打理自己的外貌裝束,但破六韓拔陵頭髮卻略顯凌亂,上身只穿著一件粗布製成的短衫,短衫已經被風沙和汗水染成了灰褐色,領口處微微敞開,露出古銅色的胸膛。不像是一位義軍領袖,倒像是一個即將下地鋤禾的老農。

他在思考一個問題,一個未來每一任義軍領袖都會思考的問題:

響應他一同起義的有高車人,有漢人,有匈奴人,也有鮮卑人,他們來自不同的民族,無論是生活習慣、還是參加起義的目的都不一樣,本就是倉促聚在一起。他作為匈奴單于的後裔,該怎麼對待這些人呢?

還不等他想出個所以然,另外一個彪形大漢大踏步向他走了過來,邊走邊大聲喊道:

“大王!你為何不許我打武川吶?”似乎是實在著急,此人還不等破六韓拔陵回答便再度開口:

“我已點齊人馬,正要出發時卻被你遣人攔了下來,這究竟是為何啊?”

破六韓拔陵微微一笑:

“武川雖只是個彈丸之地,但鎮內的守軍數量眾多,且個個驍勇善戰,絕非烏合之眾。若是貿然強攻,只怕會傷亡慘重,不是良策!

上次我們前往懷荒之時,不是也曾悄悄繞道去過武川嗎?那時便已見識過武川的嚴密防守,以及鎮內守軍的氣勢,與那懷荒可說是天壤之別啊。

且不說那賀拔度拔一家子,單單是前些日子隨那什麼賀六渾一同大敗柔然可汗的幾個年輕人,也是不可小覷的厲害角色。我們要妥善謀劃,再好好計較一番才是。”

彪形大漢聞言一愣,隨即著急道:

“大王你素來勇猛,今日怎地這般小心,諒那小小的武川鎮能有什麼遮奢人物!上次那賀六渾咱們不也打探清楚了嗎,不是他們厲害能打,而是柔然可汗實在是個愣子啊!埋著頭往火坑裡衝能怨誰?大王放心,賀六渾那幾個小子不過爾爾,我定能手到擒來!”

破六韓拔陵點頭,示意彪形大漢隨他進大堂: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