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家祖是曹操

第237章 宗教的力量

南鄭城的晨霧裡飄著符水味,鍾繇踩著露水穿過街道,身後的小吏捧著錦盒,裡面盛著曹軒的詔書,錦緞在霧中泛著暗紋,像極了五斗米教畫在牆上的符文。

“鍾公遠道而來,張師正在淨室煉丹。”引路的道童眼神警惕的說道。

鍾繇注意到街角的牆根下,幾個面黃肌瘦的信徒正跪著喝符水,陶碗裡的渾水泛著草沫,有人喝得急了,嗆出的水花裡還混著血絲。

淨室的門是楠木做的,刻滿了北斗七星,推開時發出“吱呀”聲,像誰在唸咒。

張魯背對著門,紫袍上繡著龍虎紋,手裡的丹爐正冒青煙,爐蓋縫隙裡透出的火光,映得他側臉溝壑分明,這位五斗米教的“師君”,比十年前相見時蒼老了不少。

“鍾元常倒是稀客。”張魯沒回頭,淡淡的說道。

“張師,繇是奉詔而來。”

“曹孟德的兒子,終於要對漢中動手了?”

“陛下遣繇來,不是為動兵。

是為漢中的百姓而來,去年陽平關大疫,五斗米教的符水救了幾人?陳倉城的醫官帶著草藥過來,三日就控制了疫情,張師可知?”

張魯猛地轉身,冷笑一聲道:“你是來替曹軒傳教的?

我五斗米教在漢中二十年,百姓供奉‘米信’,有病自會求符,輪得到你們來指手劃腳?”

“剛才繇在街上遇見一位老婦抱著一個孩子,祖孫二人都是您的新土,去年交了三石米當‘信米’,今年春汛衝了田,卻連符水都喝不起了。

而張師的糧倉卻堆著二十萬石糧,為何不讓百姓先填肚子?”

“哼,你真是好手段啊,連本師糧倉裡的有多少糧食,都打聽的一清二楚。”

“張師莫急,手段不要緊,您要不要先看看陛下的詔書?”鍾繇笑道。

“那是你的陛下,不是本師的陛下。”

“哈哈,張師息怒,那繇就先讀了。”

張魯並未回應,算是預設了。

鍾繇展開詔書,黃絹上的字跡鐵畫銀鉤,是曹軒親筆所書。

“大魏皇帝詔曰:張魯久據漢中,雖用符水惑眾,然未敢公然叛逆。

今朕統兵西征,非為屠戮,乃為安黎民。

凡漢中百姓,既往所交信米,皆折為三年賦稅;五斗米教私藏糧草,限三日內盡數散給饑民,違者以通匪論…”

“一派胡言!”張魯猛地將鐵鉗砸在丹爐上,鉛水濺出,在青磚地上燙出個個黑窟窿。

“我五斗米教傳教三十年,救過的人比你們殺的還多!曹軒這個乳口小兒,懂什麼叫道法自然?”

“陛下說,天道在民心,不在硃砂符紙上…

道法自然,是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不是讓祭酒們騎著高頭大馬,看著信徒啃樹皮。

昨日葛玄在青羊觀,用草藥救了十七個風寒病人;而張師的祭酒,卻在城門口把求藥的老丈打了出去,只因為他沒帶夠信米,這便是你們的道法?”鍾繇一臉不屑的回道。

丹爐裡的鉛水漸漸凝固,像塊醜陋的黑疤。

張魯望著牆上父親張陵的畫像,畫裡的人穿著粗布道袍,正彎腰給一個乞丐喂粥。

“陛下說了,若張師願歸降,可封閬中侯,食邑萬戶。

您年紀也大了,何必再讓漢中百姓跟著遭罪?”鍾繇低聲勸道。

張魯擺了擺手道:“本師雖不喜俗務,但好歹也是一路諸侯,只憑曹軒的一封詔書,本師便降了,豈不是貽笑大方?

待你們攻破陽平關再說吧。”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