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家祖是曹操

第68章 漢室永昌

建安十三年春,漢獻帝劉協親赴許昌郊外的漢室宗廟祭祖。

時值初春,萬物復甦,宗廟前的古柏卻在料峭寒風中突兀地綻放出滿樹新芽。

更奇的是,太廟穹頂凝結的晨露墜落於祭器時,竟在青銅表面映出“漢室永昌”四字篆文,字跡清晰如刻。

獻帝大喜,扶著祭器的手微微發顫,眼中也泛起淚光。

他的貼身宦官跪倒在地,高呼道:“陛下,此乃高祖顯靈,大漢復興之兆啊!”

劉協深吸一口氣,沉聲命道:“速將祥瑞佈告天下,大赦天下囚徒,減免三成賦稅。”

但奇怪的是,在場的文武百官無一人敢奉詔。

劉協乾咳一聲問道:“楊卿,你意下如何?”

楊彪連忙拱手回道:“陛下,荀令君乃丞相親命的許都留守,老臣惶恐,無法奉詔。”

劉協捏緊御案上的玉鎮紙,怒哼一聲道:“今日荀令君身體不適,並未來祖廟。

難不成我堂堂大漢,除了一個荀令君,就無一人敢認朕的詔書麼?”

“臣敢。”清冷的聲音從殿角傳來,驚起樑上塵埃。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孔融正緩步走出。

見此劉協不禁大笑道:“哈哈,楊卿,你楊氏世受國恩,現在又有何話可說?”

楊彪輕嘆一聲,然後躬身拜道:“陛下!老臣今年六十有七,耳聾眼花,早已該退老還鄉了。”

“哼,你若想走,無人攔你。”孔融冷哼一聲道。

楊彪長嘆一聲,便將頭上的官帽緩緩拿下,放在地上。

“陛下,今日當著大漢列祖列宗的面,老臣還有最後一句話相勸。”

“楊卿但說無妨。”劉協咬著牙回道。

“自從董卓進京以來,大漢天下便四分五裂,陛下也是數次落入賊人之手。

然天佑大漢,陛下遇到了曹丞相,終得安身之所,這已經是陛下之幸了,若陛下還妄圖掙脫眼下安穩,怕是會重陷危局。”楊彪言辭懇切的說道。

聽了這話,劉協的臉色瞬間變得十分難看,他也是一個聰明人,自然聽明白了楊彪此話的真正含義。

現在的這個局勢,即使殺掉權臣也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不過給他人做嫁衣而已,自己倒更有可能會因為激化矛盾而給權臣抵命。

之前的王允便是活生生的例子。

這些話楊彪早就向自己說過多次了,但這次自己還是沒有忍住,受了孔融等酸儒的教唆,貿然行動,試圖藉助所謂的“漢室永昌”祥瑞來重振皇權。

可如今看來,最後的結果很有可能便是一場鬧劇,而自己還因此逼走了一位老臣。

而孔融則死死的盯著楊彪那蕭瑟的背影,喃喃自語道:“楊彪,你到底是漢臣?還是魏狗?”

孔融很瞭解自己眼前的這位陛下,他知道劉協心中的真實想法,劉協心中是有大漢的,但想讓這位陛下為大漢獻出自己的生命卻很難。

想到這裡,孔融心中不禁一陣絞痛,他雙拳緊握,咬牙切齒的說道:“陛下,楊彪之言實乃誤國之論!

天無二日,國無二主。

陛下貴為大漢天子,乃高祖皇帝之後,天命所歸,怎能向亂臣賊子低頭?”

聽了此話,劉協微微皺眉,臉上露出痛苦之色。

就在這時,一直旁觀的曹洪終於忍不住了,站出來怒喝一聲道:“孔大夫,你說誰是亂臣賊子呢?”

“陛下,您還在猶豫什麼?現在亂臣賊子已經自己跳出來了。”

這次劉協也算是做了萬全準備,現在祖廟中的侍衛大多都是他的人,但剛才楊彪所言,如一根刺般紮在他的心頭,讓他原本堅定的決心又開始動搖起來。

最終,劉協還是下定主意道:“行了,都不要吵了,此事到此為止吧。”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