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旦朝賀,謂之歲首。
而建安年間的正旦朝賀,雖然表面上仍維持“天子臨軒,百官陪位“的禮制,但曹操往往以“討逆未歸“為由缺席,將皇帝置於“受賀無人“的尷尬境地。
今年也和往年一般,曹操拒絕參加正旦朝賀。
但對於孔融、楊彪這些以漢臣自居的大臣們來說,他們還是選擇了前往許都朝賀天子。
對此,曹操雖然面上不說,但心裡的不悅已經達到了極點。
“德祖啊,楊公乃當世名士,卻處處與祖父對著幹,這長此以往,對你楊氏不利啊。”曹軒輕嘆一聲道。
楊修滿臉無奈的回道:“還請世子放心,家父脾氣雖犟,但卻不會做出對丞相不利的事。”
“我自是信你。
但如今局勢複雜,各方勢力暗流湧動,你我皆需謹慎行事。
而且祖父雖愛才,可有些事,一旦觸碰到他的底線,那便再無轉圜的餘地了。”曹軒點了點頭道。
“多謝世子提醒,修明白。”楊修拱手回道。
就在此時,典滿匆匆趕來道:“世子,人都到齊了。”
“走吧,德祖。”
“世子請。”楊修側身相讓。
今天是曹軒正式開府後,第一次召開的幕僚會議。
曹軒到達議事廳時,曹軒的一眾幕僚早已整齊地排列在兩側,為首之人正是長史荀攸。
曹軒環顧四周,心中也不禁有些自得。
雖說在座的人數不多,但也算是精英薈萃了,荀攸、張郃等人自不必多說。
與自己第一次相見的董昭、劉曄二人,也絕非等閒之輩。
董昭是推進曹家稱帝的一位重要人物,曹操受封魏公、魏王的謀劃皆是出自董昭之手,所以此人日後定會成為自己的一大臂膀。
至於劉曄麼?他雖是漢室宗親之後,但對曹家卻是忠心耿耿,而且還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戰略家,他的一生雖然職務不算太高,但一直都是歷代魏主的心腹。
更別提這其中還隱藏著司馬懿這位冢虎。
只可惜曹軒沒把諸葛亮這位“臥龍”請來。
“典滿,給諸位先生、將軍看座,記住了,日後我與諸位先生議事之時,只可坐而論道。”曹軒一臉嚴肅的吩咐道。
“諾,世子。”
“多謝世子。”眾人也齊齊拱手拜道。
待眾人都落座後,曹軒當先說道:“在座的諸位,皆是人中龍鳳,各有所長,也是我曹軒的肱股之臣,如今這天下大亂,四方擾攘,漢室衰微,正是我等建功立業、匡扶社稷的大好時機。
我曹軒雖不才,但也有一番壯志豪情,欲平定這亂世,還天下一個太平,而這大業的成就,卻也離不開諸位的鼎力相助。”
荀攸率先起身,恭敬地說道:“世子心懷壯志,我等願效犬馬之勞,輔佐世子成就大業。”
“長史請坐,今天咱們商討的第一件事便是青州老兵一事,張將軍,你久在軍中,對此事最為了解,你先說說吧。”曹軒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世子,青州老兵一事確實有些複雜,末將不才,只總結出了三點。”張郃拱手回道。
“將軍但說無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