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輕撫鬍鬚,意味深長的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先生,依你之見,我軍該當如何?”
諸葛亮微微一怔,然後搖了搖頭道:“主公,宛城戰略意義雖然重要,但畢竟只是一城之地,左右不了天下大勢。
依亮之見,劉荊州現已油盡燈枯,曹軍也正處於新舊交替之際,此時卻是輔佐劉琦長公子奪取荊州的最佳時機。”
“不行,備這些年受景升兄厚恩,如今他重病在床,備怎可做出此等趁人之危之事?
況且,劉琦乃我侄輩,我若藉此機會謀取荊州,豈不是失信於天下,讓世人恥笑?”劉備斷然拒絕道。
“主公,亮深知您重情重義。
但如今局勢緊迫,天下紛爭不斷,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
若我們不把握這個機會,蔡氏一族一旦得勢,立劉琮為嗣,荊州必將會落入他們手中,屆時荊州上下也會陷入水深火熱中。
到那時可就悔之晚矣了。”諸葛亮繼續苦口婆心的勸道。
“行了,此事莫要再提了。”言罷劉備便拂袖而去了。
相比於後世,這個時代因為曹軒的橫插一腳,所以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是那麼的絕對信任。
甚至可以說,現在的諸葛亮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還不如徐庶呢…
此時遠在吳郡的孫權也正在和他的兩位謀士商談此事。
孫氏據江東已有三世,根基深厚,民心歸附,但如今曹操已基本統一北方,勢力如日中天,正虎視眈眈地覬覦著江東之地。
所以當聽到曹操臥病的訊息後,孫權這心裡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曹軒即使再強,要想穩住內部局勢,也得需要幾年時間。
“兩位先生如何看待曹操病重一事?”孫權緩緩問道。
老臣張昭上前一步,恭敬地回道:“主公,曹操臥病,其勢力內部或有動盪,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曹操根基深厚,即便病重,也不可小覷。
此時我們宜按兵不動,觀察其變。
若貿然行動,一旦曹操病情不實,或者其部下團結一致,以逸待勞,我軍恐陷入被動。
且江東雖有天險,但多年來與劉表對峙,民生亦需休養生息,不宜輕易開啟戰端。”
聽到這個回答,孫權的心裡不是很滿意。
於是他又把目光轉向了一旁的魯肅。
只見魯肅站了起來拱手回道:“肅和張公的意見一樣,此時絕不可對曹操開戰。”
見魯肅也如此說,孫權方才徹底死心。
“雖說不能貿然對曹操開戰,但這個機會我們一定要把握住,依肅之見,此時我們應該先拿下荊州的江南四郡,然後再靜待時機,西行入蜀。”
聽了這話,孫權頓覺眼前一亮,大笑道:“子敬此言,正合吾意!曹操雖強,然此番臥病,實乃天賜良機。
我江東豈能錯失這等建功立業、開疆拓土的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