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收到丁夫人病重的訊息之後,曹軒顧不得繼續留在遼西撈取政治資本,當即準備趕回鄴城。
臨走前,曹操送給了曹軒一個斷簪。
“祖父,您這是何意啊?”曹軒不解的問道。
“這是我與你祖母成婚後,我送給她的第一件禮物,後來你父宛城戰死,你祖母心中恨我,便將此簪折成兩段。
現在我們都已經到了暮年,往昔諸事,莫再窮究,你幫我帶給她吧。”曹操長嘆一聲道。
“祖父放心,孫兒定會把您的心意如實稟告給祖母的。”曹軒拱手回道。
“去吧,路上小心。”
“孫兒告辭。”
看著曹軒等人離去的背影,曹操不禁喟然長嘆道:“吾一生縱橫天下,戰無不勝,卻獨於家事,遺恨諸多。
宛城一役,痛失長子,亦令髮妻與吾心生嫌隙,迄今已數十載。
今簪雖斷,然吾心未改,只望她能念及昔日情分,於彌留之際,解開心結,吾便再無憾事。
但願孫兒此去,能成吾所願,否則,吾九泉之下,亦難安矣…”
當曹操正在為家事而憂愁時,遠在荊州的劉備劉玄德卻正在為天下事而發愁。
自從得知曹操揮師北征烏桓的訊息後,劉備心急如焚,屢次向荊州之主劉表建言,力主出兵奇襲許都。
彼時,曹操大軍傾巢而出,許都守備空虛,此誠天賜良機。
劉備言辭懇切,剖析利弊,稱若得許都,便可挾天子以令諸侯,扭轉天下局勢,於漢室復興大業而言,實乃關鍵之舉。
然而,劉表卻瞻前顧後,猶豫不決,面對劉備的苦勸,次次婉拒,這不禁讓雄心壯志的劉備有些心灰意冷。
劉備駐馬回望,襄陽那巍峨高大的城牆在夕陽餘暉下投下長長的影子,似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橫亙在他與雄心壯志之間。
劉備再次長嘆一聲,半晌,他緩緩掉轉馬頭,神色落寞,帶著麾下眾人,沉重地朝著新野方向走去。
回到新野的府邸後,一位美髯公和一位白麵武將快步迎了上來。
“兄長,您怎麼這麼快就回來了?”這兩人正是劉備的左膀右臂關羽、張飛。
“哎,兩位賢弟,去請元直過來,我有要事相商。”劉備輕嘆一聲道。
“諾,兄長。”張飛拱手離開。
待張飛離開後,關羽低聲問道:“兄長,是不是劉荊州又拒絕您了?”
“景升兄擔憂貿然出兵會惹來曹操的瘋狂報復,又害怕自身實力受損,荊州根基動搖,說起來真實一言難盡啊。”
“哼,我看他就是膽小怕事,只想著偏安一隅,心中毫無國家大義。”關羽冷哼一聲道。
“休得胡言,進屋再談。”劉備怒斥一聲道…
很快徐庶徐元直便過來了,說起來,這也是一位傳奇人物,徐庶本名徐福,早年為人報仇,獲救後改名徐庶,後來避難於荊州,與司馬徽、諸葛亮、崔州平等人為友,待劉備屯駐於新野時,他便前往投奔,成為了劉備集團中舉足輕重的謀士。
最有意思的是他的後半生,曹操南下荊州,劉備攜百姓渡江,徐庶的母親被曹軍所獲,無奈之下,徐庶只好投降曹操。
但他到了曹營可不是一言不發,而是官運亨通,到了曹丕年間,已經做到了御史中丞這種高位。
“徐庶拜見主公,不知主公此次前往襄陽可否順利?”徐庶拱手拜道。
“元直莫要多禮,說起來慚愧啊,這次和前幾次一樣,並無太大進展。”劉備苦笑一聲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