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曹操掃視了一番眾人,笑著說道:“諸位,老夫準備為軒兒建府開衙,封地青州,掌管青州一切軍政要務。
荀攸為長史,總攬政務;張郃為司馬,掌管青州兵馬;陳群為法曹掾,主管司法,田疇為諮議參軍。
至於其他人選麼?軒兒,就由你自己來任命吧。”
“孫兒遵命。”曹軒大喜過望道。
在座的眾人也是齊齊恭賀,獨有一人,臉色不是很好看,此人便是軍師祭酒程昱。
程昱雖然一直都是曹軒的支持者,可性格過於剛強,留他在曹軒身邊,很容易為曹軒招仇恨。
待眾人都離開後,曹操單獨把曹軒留了下來,笑著問道:“知道為什麼安排荀攸做你的長史麼?”
“祖父是不希望孫兒現在就和士族決裂。”曹軒小心翼翼的回道。
曹操點了點頭道:“正是這個道理,你只看見了兩漢豪門士族橫行,難道就沒看見外戚專政的亂象?
想當年,外戚竇氏、梁氏,把控朝政,飛揚跋扈。
皇帝年幼,朝政大權旁落,那些外戚們為所欲為,賣官鬻爵,搜刮民脂民膏,朝堂之上烏煙瘴氣,也並不比那些豪族們強多少。
所以,於我曹家而言,防外戚與防豪門士族同樣要緊。
張遼是老夫特意為你挑的,他日後會成為你爭奪天下的臂膀,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膽的用。
而那些曹氏宗親呢?他們個個手握兵權,若不加以控制,那和那些掌權的外戚們又有何區別?”
“祖父的苦心,孫兒明白了。”
“還有一件事,那就是我把青州交給你治理,便是希望待祖父百年之後,你能好好對待那些青州老兵們。
青州兵是我曹家的起兵根基,這些年也一直是老夫親自掌管的。
他們跟著老夫南征北戰,歷經無數生死,為咱們曹家的霸業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可不厚待啊。”曹操語重心長的說道。
“祖父放心,孫兒定不會虧待他們的。”
“善,老夫累了,你先下去吧。”曹操點了點頭道。
“諾,祖父。”
曹軒輕輕的退出房間,長出了一口氣,然後便邁步向前走去。
月色如水,灑在曹軒的身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
公孫康為遼東太守公孫度之子,公孫度在黃巾起義期間趁亂據有遼東,自立為遼東侯、平州牧,在當地建立了強大的勢力。
公孫度死後,其長子公孫康便繼承了他的爵位,成為遼東地區的實際統治者。
因為公孫家在遼東的勢力很大,所以公孫康一直都是“恃遠不服”。
直到建安十年,張遼率軍擊破了他的屬下營州刺史柳毅,公孫康失去了其父經營多年的東萊諸縣,才開始慢慢和曹操有了往來。
起初,公孫康對曹操的態度頗為曖昧,表面上遣使朝貢,以示歸附,實則暗中窺探局勢,儲存實力。
曹操忙於中原戰事,也無暇對遼東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便對公孫康採取安撫策略,加官進爵,試圖將其納入麾下。
而公孫康在這期間,一方面享受著曹操給予的虛名,另一方面則加緊鞏固遼東內部統治,擴充軍備。
直到這次曹操北征烏桓,到達遼西,公孫康才到了不得不決斷的地步。
對於袁氏兄弟二人的到來,公孫康起初是比較歡迎的,因為有了這個籌碼,自己在與曹操的博弈中便多了幾分底氣。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