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理由聽起來冠冕堂皇,充滿了工匠精神對品質的極致追求,其本質依然是徹底的技術封鎖,還有就是後續服務的高額捆綁。
更讓陳偉心頭一沉的,是小野寺敏夫接下來看似讓步的提議。
“考慮到貴方對技術提升的渴望,我們特別提供一項深度合作選項。”小野寺敏夫指著草案附件,“貴方可以額外支付一筆費用,加入我們的術夥伴計劃。
加入後貴方工程師,可以在我方高階工程師的指導下,接觸部分非核心的工藝設定介面,有權在限定範圍內,提出引數最佳化建議,由我方總部評估後決定是否採納,再來修改核心程式,這將是貴方技術團隊,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
陳偉立馬識破了對方的陷阱,這根本不是什麼技術共享,而是一個設計精妙的釣魚策略!
加入對方所謂的和技術夥伴計劃,意味著需要支付高昂的學費,這是一筆鉅額支出。
錢在陳偉看來不算什麼,最關鍵的是必須要交出核心的生產資料。
如此一來,鋼廠最核心的生產工藝資料,原料特性,缺陷資訊等,將源源不斷地輸入三菱的資料庫,這等於是把自己的好東西拱手相讓。
同時提出的最佳化建議,本質上是在告訴三菱,我們遇到了什麼問題?我們在關注什麼方向?我們的技術思路是什麼?
這等於將自身的技術需求和弱點,赤裸裸地展示給對方分析!
還有一點,那就是提交建議,必須等待評估修改,效率低下不說,關鍵技術的生殺大權依然牢牢握在三菱手中。
他們的工程師只能在對方劃定的範圍內操作,如此一來學不到真正的核心,反而會因這種偽參與感而產生依賴,徹底喪失自主創新的動力!
這是一個披著合作外衣的,為了長期吸食中方技術,鎖死自主發展路徑的陷阱!
三菱這一招比西馬克的粗暴封鎖,更加陰險!
陳偉沒有開口說話,會議室裡陷入短暫的沉默。
三菱方面代表的目光聚焦在陳偉臉上,等待著對方的反應。
此時他們看陳偉的目標,就好像在看一隻獵物冷漠無情。
陳偉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這一幕讓在場所有人都有些摸不著頭腦。
過了好一會兒,陳偉這才開口,“貴方的這個技術夥伴合作計劃,真的用心良苦啊!”
小野寺敏夫臉上總算露出了一絲笑容,他笑著擺了擺手,“都是為了大家共同進步嘛!”
陳偉臉色驟然一變,語氣冰冷了起來,“透過這個計劃,鎖死了我們對核心系統的掌控權,又能持續獲取我們最寶貴的生產資料,還能讓我們的工程師在貴方設定的框架內安心工作,甚至逐漸喪失自主思考的能力,一石三鳥,當真令人歎服!小野寺敏夫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