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風流

第4章 立場與恩義

無論他們如何追趕,那兩支隊伍與他們之間的距離,還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拉越遠,最後,直至消失不見。

眼睜睜看著糧食從眼前溜走,許多人頓時垂足頓胸的嚎啕大哭起來,更有人累得暈倒在大路中央。

祈求,苦嚎。

成為了流民隊伍之中的主旋律......

官道前方,柴令武帶著隊伍狂奔出數里距離,確認身後已無流民跟隨,這才放緩了馬速。

對於這些流民,他打從心底裡是對他們感到憐憫的。

這也是為何一路走來,哪怕遇見已經轉化為流寇的百姓,他也沒有痛下殺手的原因。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這些尋常百姓的苦難,成就了他這位“小公爺”錦衣玉食的生活。

作為既得利益者,他不會放棄已經到手的利益,但也不會對這些已經身在苦難之中的人繼續施加苦難。

所以,殺人沒必要,也沒意義。

王氏的車隊帶人追上柴令武的隊伍時,王氏的部曲已是人人累得氣喘吁吁大汗淋漓。

王伯喘著粗氣,遠遠的喊道:“多謝柴二郎君,又救了我們一次。”

柴令武聞言,放緩馬速與王伯並排,淡淡出聲道:“那些流民暫時追不上來,前路之上的流民不知道你們車上有糧食,襲擊你們的機率也不大,你們已經安全了,我等還是就此分別吧。”

王伯一愣,臉色肉眼可見的變得有些難看起來。

他很想再出言挽留幾句,可想到柴二郎與他們萍水相逢,不過半日時間,卻已經連續兩次救他們脫離險境,挽留的話到嘴邊,卻怎麼也說不出來。

柴令武說完,也不管王伯同意不同意,便自顧自的打馬準備離去。

今日他救王氏之人,乃是因為王氏於柴家有恩。

當初太上皇李淵在太原密謀起兵反隋時,盤踞太原的王氏便又是出錢又是出人的表示支援。

後來李淵正式起兵,密召還在長安逗留的柴紹與平陽昭長公主趕赴晉陽相助,也是王氏動用在長安的力量轉圜,柴紹才能成功逃出長安,從小路跑到太原。

而平陽昭長公主能在馬三寶的護衛下逃至岐州司竹園,並在司竹園站穩腳跟,發展出一支數萬人的大軍,其中也少不了王氏的幫助。

這些,都是他融合了原主的記憶之後,從原主記憶中汲取到的秘聞。

如今他既然佔據了原主的身體,又巧遇王氏之人落難,於情於理都該出手相救。

當然,也僅限於此了。

報恩歸報恩,他卻是一點也不想和世家之人有什麼太深的聯絡。

如今大唐朝廷與世家門閥的關係,早已不比開國之時。

尤其是英明神武李二陛下登上皇位之後,朝廷與世家的關係更是急轉直下,再不復聯合反隋時的濃情蜜意。

柴氏現在貴為皇親國戚,霍國公柴紹不僅是當今陛下的姐夫,更是他最信任的武將之一,自然要站隊朝廷。

這是立場問題,不能與恩義混為一談。

因此,柴令武也著實不好與世家親近。

何況他還是個穿越者,知道那位李二陛下在不久的將來就會徹底和世家門閥撕破臉。

不僅令高士廉編修《氏族志》,來打壓世家門閥在民間的聲望,更是將對世家的不滿發洩到了個人身上(此處指崔民幹)。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