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風流

第36章 流水的王朝

但......正所謂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他勸了,屈突壽不聽,那就跟他沒關係了。

屈突壽撓撓頭,總覺得有些愧對柴令武的期望,忍不住期期艾艾道:“大不了為兄往後少去就是了!”

柴令武朝他投去一個你看我信不信的眼神,也懶得繼續和他掰扯,走到次席落座,對屈突壽拱手道:“咱們還是說說太原王氏的事情吧。”

“哦!”

屈突壽哦一聲,心裡琢磨著柴令武方才的眼神,嘴上則開始給柴令武說起太原王氏長社房在朝為官的情況:

“太原王氏算是大唐屈指可數的大世家之一,如這般大世家,通常不會讓族中嫡系子弟入朝”

“因此,他們家族之中在朝為官者,大多是各類支系旁系,長社房,也不過是王氏諸多支系之中不算起眼的一支。”

“不過,即便長社房一支在王氏諸多支系中並不起眼,但在朝中的關係依舊錯綜複雜,從六部到地方,幾乎都有出自長社房之人,只是這些人的官職都不高,所以無人注意到罷了。”

說起太原王氏長社房的具體情況,屈突壽的臉色便有些複雜起來。

所謂流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這句話,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世家門閥的直系子弟,一般不會入朝為官,旁系入朝為官者,官職也不會很高。

因為世家的影響力從來不在朝堂,而是在民間,在大唐龐大的基層官吏之中。

尤其是從縣令到里長這一級的基層官職,更是大半都掌控在地方豪強世家門閥的手裡。

由於他們掌控了大量的基層權力,中央想要行使中央的權力,便必需要經過他們的手,最終才能落實到地方。

所以,哪怕他們不在朝堂,卻也能在地方上做到一呼百應。

許多世家的郡望所在之地,更是經常會有當地百姓只知郡望,而不知當今天子何許人也的情況發生。

柴令武靜靜的聽著屈突壽說了一大通廢話,忍不住出聲打斷:“大兄,要不然你直接說長社房有哪些人在朝為官,這些人在朝中又是官居何職?”

話頭被打斷,屈突壽有些不滿的斜了柴令武一眼,但還是將話題說到了具體的人身上去。

柴令武聽著屈突壽口中冒出一個又一個官職,從三省六部,到雍州刺史府都有,心裡不由得一陣陣心驚。

儘管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官小吏,但正是這些小官小吏,才是真正去辦實事的人啊。

光是一個小小的長社房,在朝為官者便不少於二十人,那整個王氏,還有那些與王氏齊名的大世家,在大唐鋪開的官僚體系,又該有多龐大?

難怪這個時代的人,都以娶五姓女為榮,這娶的哪裡是五姓女,娶的分明就是一條直上青雲的金光大道啊!

柴令武如是想著,忽然間,屈突壽口中道出的一個名叫著作佐郎的官職引起了他的注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