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回了長安,柴令武將心裡那些猜測暫時拋之腦後。
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城外洛水畔的花魁大賽,以及洛陽城內外的大基建之中。
所謂荒政三策,其中最重要的一策,自然是以洛州的高糧價,吸引外地糧商運送糧食前來洛陽售賣。
但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成效的。
因為本地糧商去外地收購糧食運回來也好,外地糧商得到訊息再轉運糧食進入洛州也好,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去發酵。
在這件事情上面,柴令武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流言快速催動城中糧價上漲,再派出人手去淮南糧食富餘之地散佈洛州糧價大漲的訊息。
他沒辦法去控制那些糧商轉運糧食的速度。
當然,在利益的驅使下,那些糧商運糧的速度也不會太慢,因此,柴令武只需等待就好。
而大基建和花魁大會,效果就非常立竿見影了。
光是一個大基建,就能在極短時間內,解決掉數萬人的生計問題。
畢竟,不管是平整被大水沖毀的農田,還是翻修被大水泡壞的宅邸,亦或者翻修寺廟道觀,都需要用到大量的人手。
城中大戶和城外那些和尚道士們僱傭流民們去做工,雖說會苦一點,累一點,但至少不會再有餓死的隱患。
同時,大基建還需要用到大量的工具和建築材料。
這些東西,可跟廉價的流民不一樣,都是需要大戶們和城外那些寺廟道觀裡的和尚道士花真金白銀去買的。
各種農具和建築材料大批次出貨,不僅能盤活許多依靠製作農具過活匠人之家,還能讓那些依靠製作建築材料為主的商行和手工業者也賺到錢。
一個產業活了過來,其他產業自然也就活了。
而花魁大會的運作模式,則更為簡單。
以花魁大會的噱頭,將城中大戶聚在一起消費的同時,也將大戶人家的攜帶而來的隨從和下人聚在了一起。
人一多,便會產生各種需求。
比如,有人要喝水,有人要吃東西,有人則是會被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吸引。
這就給了流民之中那些有一技之長的人一個機會。
他們可以製作各類吃食,各類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兒,來進行售賣。
當然,這些東西高門大戶的老爺們肯定是看不上的。
因此,這些東西的消費主力,主要是高門大戶之中的下人。
能陪著老爺們前來參加花魁大賽的下人,一般都是在府中多少有些地位的人,這樣的人不會缺錢,卻又沒資格參與到花魁大賽之中。
那麼降級的消費,就會成為他們的主要選擇。
畢竟,誰又能拒絕在洛水畔的炎炎夏日裡等候老爺時,順手來上一碗清熱解暑的醪糟湯呢?
反正柴令武是拒絕不了。
所以,在他看見一對帶著孩子的青年夫婦,挑著扁擔推著可以移動的桌臺,在洛水畔兜售自家制作的手工醪糟湯時。
他果斷從袖子裡排出九枚大錢,對著店家招手道:“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