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風流

第410章 萬軍叢中斬將奪旗?吾乃薛禮是也!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二位高將軍手裡,足足有十五萬大軍,他們怎麼可能會敗?”

“就是,這絕對不可能,你們別忘了,唐軍的人數,只有十萬出頭。”

“但是,唐軍那種威力巨大的火器,也不是血肉之軀能擋住的啊。”

頃刻間,校場上傳出了震天的議論聲。

不少人心生驚懼,即便還未正是與唐軍交戰,但心中已然有了投降之意。

當然,更多的人,則是選擇相信了楊萬春。

因為他們實在不能接受,十五萬大軍會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敗在唐軍之手。

要知道,那可是十五萬大軍,整整是安市城守軍的三倍。

怎麼可能敗得那麼快?

只不過,不管城中守軍什麼心情,人心浮動,卻也成了定局。

有道是,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縱然大多數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唐軍的攻心之計。

但只要有一小部分信了,那這一小部分人,就會成為那蠶食大堤的螞蟻。

他們的負面能量,會化作無形的力量,影響到越來越多的人。

點將臺上,楊萬春望著下方竊竊私語的將士們,神色陰沉得像是要滴出水來。

此時此刻,縱然是他,也沒了什麼手段。

唐軍實在太狡猾了,像是每一步都算好了一樣,他上一秒讓眾人隱蔽,下一秒,唐軍就把火器換成了紙。

上一刻,他還在用城外炮火聲未停來激勵士卒,下一秒,城外的炮火聲就停了,這完完全全就是照著他的臉薅。

他很清楚,就算他現在在說什麼,只怕將士們也不會信了。

心思電轉間,他又驚又怒。

但他知道,越是這個時候,他越是不能失去理智。

不然,要是連他這個主將都亂了心智,那麼安市城,也就真的完了。

他深吸口氣,壓下心中怒火,對著親衛吩咐道:“傳令下去,所有回營之後,不得談論今日之事,違者軍法處置,行了,都散了吧!”

親衛們面面相覷,隨即忍不住齊齊嘆了口氣。

主要是,唐軍今日的動作,實在是折騰得他們有些心累。

而隨著解散的鼓聲傳遍全城,城中將士逐漸散去,城池上空的唐軍熱氣球,也停止了喊話,並重新動彈起來,朝唐軍大營飛去。

反正到了這個時候,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

再停下去,燃料可就要用盡了。

他們雖然不乏為國獻身的勇氣,卻也不想被直接摔死。

隨著熱氣球降落,安市城中的事情也告一段落。

與此同時,安市城南方十里的茫茫群山之中,唐軍與高延壽,高慧真麾下十五萬大軍的戰鬥,也抵達了白熱化的程度。

經過唐軍的一輪飽和式轟炸,高句麗援軍剛剛建立起來的營寨,赫然已經成了一片廢墟。

殘垣斷壁之中,處處冒著濃煙與火光,處處躺著橫七豎八的屍體。

四路唐軍合圍衝陣,直接與敵軍進行白刃戰,不斷的擠壓高句麗援軍的陣型。

而高麗援軍本就被火炮炸了個暈頭轉向,此刻再遇見作戰勇猛,悍不畏死,如虎如狼的唐軍,哪怕是人數數倍於唐軍,一樣被打得節節敗退。

“守住,給本將守住!”

“傳訊前鋒軍,不許退,給我死戰!”

“傳令下去,凡有士卒不戰而退者,斬!”

營帳中心位置,巨大的帥纛之下,高延壽居高臨下的望著層層退進的唐軍,臉上滿是驚懼之色。

他不斷的朝傳令兵下達一道又一道的命令。

要求一線作戰的將官與士卒死戰不退,不許再讓唐軍擠壓陣型。

但不管他如何下令,如何威脅,也不能起到半分作用。

因為高句麗大軍的編制,早就已經被唐軍的飽和式轟炸打亂了。

將兵之間失去了聯絡,將不知兵,兵不知將。

許多高句麗士卒,甚至已經驚慌到分不清東西南北,分不清敵人是誰。

所以,高延壽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己方的營地被唐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蠶食,己方的陣營被唐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擠壓。

而就在高延壽絕望之時,他對面的山上,李世民則是一臉舒坦之色。

因為這一戰,順利得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甚至,在他的軍旅生涯之中打過的這種規模的戰爭,今日這一戰,是有史以來他打得最順利的一次。

敵軍十五萬大軍,幾乎連一成的實力都沒發揮出來,就被他擠到了一片山坡之上。

須知,大規模兵團作戰,最重要的東西,就是一塊又一塊的陣地。

這些陣地,就像是棋盤上的格子,一旦自己的格子被敵方佔領,那己方的生存空間,就會被無限制壓縮。

最終,被圍死在棋盤的邊邊角角。

雖說能打出這樣的戰果,主要還是得歸功於火炮和熱氣球打散了敵軍的編制。

但正如當日李世民和柴令武論功時所說,再好的東西,再好的人,也需要有人去用,也需要有人會用。

所以,看著眼前的戰場,李世民心中依舊是一陣舒爽。

將這種規模的仗打到這種程度,只怕是李靖親自上場指揮,也不過如此了吧?

而就在李世民看著戰場,心裡正得意這是他的傑作之時。

戰場中間的薛仁貴,又帶給了他一個不小的驚喜。

只見薛仁貴一襲白衣白甲,宛如戰神降世,只帶著數百輕騎,便像是一柄墜子一般,狠狠的插進了敵軍的營地之中。

並在極短的時間之內,在敵陣之中撕開一個口子,直奔這敵軍大纛而去。

望著這一幕,李世民頓時忍不住驚撥出聲:“這小子,難道還能萬軍叢中斬將奪旗不成?”

而且,不僅是觀戰的李世民被薛仁貴的勇猛震驚到了。

就連正在領兵衝殺的幾位大將軍,看見薛禮只帶著幾百人,就冒險深入敵陣,也是被嚇了一跳。

但緊接著,便忍不住激動起來。

因為,他們貌似能見證一位自大唐立國以來,繼秦瓊秦叔寶之後,又一位拿到先登陷陣,斬將奪旗四大軍功的猛將誕生。

“哈哈哈哈,這小子,好生勇猛,頗有老夫當年的風範,不錯,真不錯。”

尤其以勇猛出名的蘇定方,更是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因為薛禮的勇猛,讓他想起了多年前,他只率領二百輕騎,便衝進了陰山大營的場景。

那時的他,也是如薛仁貴今日這般,勇猛無畏。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