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成果,明白?”王校長簡潔地吩咐道。
“好的好的哈,這事包在我們身上。”
結束通話電話,技術組的一群人差點忍不住把電腦砸了!
“詩人握持!”
“三天,你怎麼不自己來做?”
“這事得加錢,必須加錢!”
“我的發,我剛長的頭髮又要掉光了QWQ~”
技術組:好好好,這麼來?
大人物是這樣的,只需要往下吩咐就行了,而他們要考慮的就多了!
.......
而在另一邊,在校董事的專屬辦公室裡,秦燁悠閒地靠在那張舒服的真皮座椅上。
同時在一旁,閃爍著資訊跳動光亮的電腦螢幕上,這些無數個爭論、討論聲此起彼伏的貼吧網站介面。
網際網路時代便是如此,充斥著讚美的同時也覆蓋著謾罵,有的人透過上網獲取學習進步的資源,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興趣,隨時隨地學習,擴寬自己的視野。
然而,有的人上網僅僅是為了發洩自己的負面情緒,將社交平臺當作情緒垃圾填埋場,而網路IP的匿名性使得許多人放鬆了對自己言行的約束。
他們常常因為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大動肝火,如果不符合他們的喜好,稍有不順眼的內容便破口大罵,甚至連無辜的路過者都得挨兩巴掌一樣。
網際網路宛如一個超級巨大的放大鏡,將人性的光輝與陰暗毫無保留地放大並暴露在公眾視野中,某種程度上,網際網路的特性和普及加劇了人們內心的黑暗面。
在網際網路的某些隱秘角落,罪惡如同黴菌般在陰影中悄然滋生,無時無刻不在蔓延,就像某孫吧~ʔ•̫͡•ʕ_ʔ•̫͡•ʕ++3。
在一位引路人的推薦下,秦燁成功進入了這些獨特的網站社群,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這些社群中聚集了形形色色的人:有堅決反對三體的反三體者,有主張人類至上的種族主義者,有專注於歷史研究的探索派,有支援羅輯執劍人理念的擁護者,還有抵制聖母思想的新青年派....
在這些網站中,各種聲音此起彼伏,交織成一片喧囂的海洋,對於這些被主流社會視為異類的人來說,這裡成為了他們找到歸屬感的精神家園。
在秦燁看來,這些人正是這個聖母時代中最後的思想守護者,他們如同狂風巨浪中的礁石,堅不可摧,成為支撐文明的精神支柱、文明脊樑!
而在這個資訊如洪水般洶湧的時代,秦燁早已在幕後悄然構建了一張精密的資訊網路,將紛繁複雜的資料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在虛擬網路伺服器正式上線之前,秦燁早已在各大社交媒體上打造了多個權威身份,他的身影遍佈各個貼吧和論壇,成為這些網路社群中不可忽視的存在!
從大學教授到科普專家,從技術大佬到手藝工匠者,從歷史文化發掘家到非遺傳承人,涵蓋近乎所有的知識領域!
知識就是力量,憑藉著廣泛的知識儲備,他在各個圈子中游刃有餘,秦燁在這些領域都略所涉獵、略懂一二。
藉助這些權威身份的光環,秦燁得以向公眾傳遞正確的價值觀,一點一滴地修正這個扭曲的世界,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