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第四枚神芯誕生,被命名為第四律者風之律者!
『神賜我權柄,駕馭無盡風暴,咫尺天涯,渴望之王。』
星國元年33年末,天王星爆發出奇異的綠光。
當風之律者於天王星大氣層中甦醒時,整個太陽系的流體運動從紊亂無序轉變為同步狀態。
同一時刻,遠在比鄰星所在的半人馬座,三體星系的某顆小行星突然被剝離大氣層,就像有一雙無形的手在演示如何拆解天體。
新晉律者,風之律者溫迪連結暗位面,溝通神芯權能,正在將這顆小行星徹底分解!
一顆巨大的小行星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拆分,自身的物質逐漸被拉伸成粒子條,隨後如同拼接拆卸積木玩具一樣,組裝成一座座嶄新的太空城!
而這卻是在跨越4200萬光年距離發生的真實事件,神芯的恐怖程度可見一斑!
此時,新人類的人口數量再次攀升,達到了環境最大容納量K值的一半,也就是K/2值。
K值是指當前社會環境下,新人類理論上可以容納的最大人口基數。
當人口處於K/2值時,種族人口發展的速度達到最快,人類的各項科技也隨之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這是新人類最為繁榮昌盛的時代。
然而,一旦人口超過這個數值,發展速度就會逐漸減緩,生活的便利性也會逐步下降。
就如同公元二十一世紀的時候,社會上高學歷人才過剩,大專生、大學生乃至研究生都很難在社會上找到合適的工作,因為當時的人口已經接近環境最大容納量K值。
星國元年34年,最高領袖秦燁下達命令,大規模開展太空城的建設。
於是,新人類利用之前探索得到的資料,開始全面改造太陽系和三體星系,在太空中建造了大量的太空城,這就是第二次太空城計劃。
至此,星國帝國的雛形開始逐漸顯現。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不斷建造更多的太空城,星球工業發展成熟,強大的自動化工業已經具備開發行星乃至恆星的能力。
新人類掌握著高超的星球改造技術,於是乎一條條圍繞木星、瘋狂掠奪木星自然資源的工業鏈應運而生。
木星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的老大,其儲備的資源無比豐富,因此“小小”年紀便承受了太多的壓力。
與此同時,新人類人口增多,大基數人口規模下,科學家的數量日益增多,算力不足的問題漸漸顯現。
於是乎,星球計算機計劃再次開啟,新的一顆矮行星級計算機的出現,算是緩解了新人類對算力的需求。
由木星周圍環繞的衛星木衛一改造而成,這一改造極大地減輕了玉兔計算機的壓力。
新人類的科技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爆發,各種劃時代的科技成果如雨後春筍般,一夜之間湧現出來,同時無數極具科研潛力的優秀理論被提出。
可是隨後幾個月,一臺矮行星級計算機依舊遠遠無法滿足所有科學家的需求,畢竟太多的實驗室都迫切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援。
星國元年35年,新人類再次開始對木星周圍環繞的矮行星進行改造,僅僅用了一年時間就打造出第二個矮行星級別的超級計算機!
與此同時,眾多太空城建造完成,行星改造計劃也順利完工。
在火星、冥王星以及天王星上,高樓大廈彷彿一夜之間拔地而起,這使得新人類繁衍工廠的壓力陡然增大。
“生不完,根本生不完!”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