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甚至是一中的學生也來到了,看到蘇風忙活,主動上前來幫忙。
土豆雞絲夾餅需要的攤位面積不夠多,不用支開帳篷,直接把推車上面的東西整理好就可以了。
幫忙還是有好處的,可以不用再排隊,蘇風直接幫忙給做好,甚至雞絲還會多給些。
這是這兩年來,蘇風和同學形成的默契。
蘇風在招牌板上寫上,夾餅:五元到十五元,裡脊三元,澱粉腸三元。
想了想,又在下面,用紅色的筆寫下:本週六限量供應墨西哥美食——塔可。口味獨特,異域風情,可提前預定,滿二百以上送貨上門。電話:155xxx5XXX(微信同號)
做塔可是蘇風昨天一晚上想好的。作為域外風情美食,塔可是屬於墨西哥的一道美食。底下是一張玉米餅作為美食,上面放滿豬肉,搭配各種蔬菜和和辣椒醬。這裡面最富有特色的,是辣椒醬。辣椒醬本就原產於墨西哥,墨西哥人在吃辣椒上面玩出了花。而上次系統獎勵給蘇風的多種辣椒醬中,就有數種辣椒醬。
最為重要的是,塔可溢價比較多,一個塔可最低配二十塊錢一個,多的三四十,滿配直接五十,這樣的話一天差不多營銷額能夠賺到一萬塊錢以上。這次採用了預告,週六客流量應該不少。
一個高二的男生把幾壺豆漿從車裡提出來,看到蘇風所寫的,非常好奇的問道:“風哥,你的塔可,是不是那種跟銅鑼燒似的那種食物?”
蘇風:“···”神特麼銅鑼燒,不過長的確實像。
“確實是有點像的,週六歡迎你們來這裡品嚐,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
蘇風麻利的給幾位同學打包裝好夾餅,讓他們先走。
預售的這種確實挺吸引眼球的,幾乎所有的顧客在等待夾餅的時候,都會問上那麼一句:“塔可是啥?好吃嗎?”
夾餅賣的很快,三個多一小時一過,五千多塊錢的營銷額到賬。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豆漿貢獻的。
豆漿yyds。
土豆雞絲夾餅屬於夾餅的一種,其來歷與任城市的夾餅發展相關。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起源於任城市第三中學,最初是羊肉串夾燒餅。當時一個人在買了火燒後,又在賣豆腐腦的地方把炸好的羊肉串夾了進去,吃後既飽腹又美味,而且經濟實惠方便。別人一看,哎呦,還能這麼著,行,咱也這樣做。於是,夾餅就流行開了。
夾餅真正走向繁榮,是在上世紀末,任城市的實驗中學和附屬醫院中間的一排門面房,那裡人流量極大,需求旺盛。那時已出現現代夾餅所使用的軟烤餅,還有澱粉和肉末做的肉片,價格大概是1元可以夾4-5片油炸的肉片,刷甜麵醬和辣醬。
最早的夾餅只有4種串,即羊肉串、雞肉串、豆腐卷和火腿腸切片後串成的串,醬料是辣椒麵、芝麻鹽、醬油。後來夾餅的食材逐漸豐富,在99年左右又多出來了雞排、魚排、雞蛋等,而且調料把醬油去掉換成了鹹醬,並增加了辣椒醬和孜然粉。到2000年的時候夾餅基本成型,蔬菜種類增加,有白菜、蘑菇等,肉類則多出來了牛排、魷魚等。在此過程中,土豆、雞絲作為夾餅的食材被加入,逐漸出現了土豆雞絲夾餅。
除了土豆雞絲夾餅,還有更加昂貴的裡脊肉夾餅、羊肉串夾餅,這些口感和層次都各不相同,但都擁有著不同凡響的美味。
平心而論,土豆雞絲夾餅還是很好吃的,管飽不說,營養均衡,味道層次口感都是相當線上。
但這就是一個普通的食物,有著普通的價格,有著普通的預期。你加上龍蝦鮑魚,那也脫離了夾餅的初衷,反而變得不倫不類了。
蘇風是很明白這一點的,夾餅很實在,物超所值。辣椒醬管夠,你吃了絕對也很夠味。
但人們顯然都關注到了預售的這一項內容。以至於今天上課一天,加蘇風好友的數不勝數,甚至有的人直接提前把錢發過來,並告知地址。
上課的時候,蘇風手機就不斷響著:支付寶到賬,二、百、元。微信到賬,二、百、元。
蘇風看了下臉色已經鐵青的陳暢,默默地把手機調成震動模式。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