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羽卻是搖搖頭,“不是,老師說這是他曾經在古籍上見到的。”
聞言,姜婉兒沉默片刻,轉而又問道:“那除了這百家姓,你老師可還教過你其他啟蒙篇章?”
“有,還有一篇名曰弟子規,也是老師從古籍上看到的。”
弟子規?
這又是一篇姜婉兒從未聽聞過的啟蒙篇章。
她自認達不到學富五車,但自小到大深居宮中,閒暇時也只能看書來打發時間。
若古籍中真有這般啟蒙詩篇,她怎會不知道!
為了防止意外,姜婉兒以考校之名,讓譚羽將完整的百家姓和弟子規全都背了一遍。
聽完之後,姜婉兒更是確信,若這兩篇啟蒙篇章真的出自古籍,恐怕早就傳遍世間!
換句話說,只有一個可能。
那便是這兩篇啟蒙篇章,乃是出自蕭公子之手,只是他不願理會那些世俗之名,所以言說出自古籍。
“原來蕭公子的才學不僅僅侷限於作詩。”
“甚至連這啟蒙篇章也是信手拈來。”
“要知道,多少孩童正是因為啟蒙篇章晦澀難懂,才放棄文學一途。”
“若蕭公子所作這兩篇流傳開來,必然能改變現狀!”
姜婉兒就知道自己沒看錯人。
這蕭潛當真是有治世之能!
或許在大多數人眼中,這不過就是兩篇孩童學的東西,登不得大雅之堂。
可須知,這小小的兩篇讀物,能在無形之中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百家姓暫且不論,那弟子規,能讓孩童在識字的同時明禮節,辨是非。
往小了說,這能降低孩童啟蒙的難度。
可要是往大了說,這乃是利國利民之舉!
若是上報朝廷,光是這兩篇啟蒙篇章,便足以讓蕭潛得到入國子監進學的機會。
莫要小看這份殊榮,國子監在民間被稱為皇室學堂。
光是能在其中求學,就不知道羨煞多少學子。
更遑論能從國子監學成之人,必定能入朝為官,相比於科考,這明顯是一條捷徑。
可普天之下,能走這條捷徑的人卻是鳳毛麟角!
“只是……以蕭公子的才學,即便入了國子監,想必也能與那些大儒平起平坐。”
“這對他來說,的確是算不上殊榮。”
“若是這樣的人真能報效於朝廷,那該有多好。”
姜婉兒感嘆間,蕭潛也回來了。
可當她想過去問問這兩篇啟蒙篇章之事時,卻聽到院門被人用力的敲響。
見蕭潛要去應門,離門口更近的玄一卻搶先一步。
“蕭公子,這等瑣事交由在下便是。”
蕭潛也沒拒絕,開個門而已,又費不了多少力氣。
可當院門開啟,不等玄一問話,一年輕女子便急匆匆的企圖越過他。
玄一是何人,那可是大夏長公主的貼身護衛,一身功夫了得,怎會攔不住一普通女子。
只見他橫移一步,擋在了女子身前,低聲道:“姑娘,你可還未通報姓名,這般貿貿然的闖進來,未免有些不合禮數吧?”
那女子滿臉焦急,似是不願與玄一糾纏。
尤其是看到蕭潛之後,更是連忙壓下玄一的手臂,大聲喊道:“姑爺,戚家出事了!老夫人請您回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