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方八歲,被倉促拉出登基稱帝!

第36章 祖制未必是壞!

太極門召開的大朝,道盡了各種算計與試探,在這場權力的遊戲裡,楚凌既是參與者,又是旁觀者,這使得楚凌的感受最大。

透過奏請的一樁樁事,楚凌對大虞動態有了初步認識,在心裡進行梳理,即政治、軍事、法律、刑懲幾個方面,看出些大虞中樞對於統治的各地,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態度。

難怪宣宗純皇帝想發起戰爭,甚至在臨駕崩前,還在積極籌謀此事啊,看似繁榮的大虞朝,歌舞昇平下,實則卻藏著不少隱患,有些都開始顯現出來。

最為直觀的感受,莫過於對賑災力度的削減,除了陳堅奏請的西涼道、安北道等地,還有幾人奏請的事宜,是跟受災賑災相關。

旱災、澇災、蝗災、風災、時疫……

大虞疆域遼闊下,造就不同地域下,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災情,每年大虞中樞都要撥大批錢糧,用以對受災地區的善後。

可是跟太祖、太宗兩朝時相比,至宣宗朝,儘管新君御極不到一年,但是這期間出現不少災情,甚至眼下也有,但賑災的措施與力度,卻已遠不如前兩朝了,大虞開創還不到四十載就這樣了?

這腐敗的力度未免太大了點吧。

“宣宗之死,該不會是被暗害的吧?”

聯想到這些的楚凌,想到一個可怕真相,“御極之初,就要勵精圖治,給世人不一樣的感覺,甚至天下各地都在期盼,大虞能再出一位霸道的皇帝,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這一想法,在楚凌心中生出,就再也沒有消散過。

但是楚凌掌握的太少,他無法驗證自己的猜想,究竟是真,是假,畢竟楚凌眼下也說不準。

倘若宣宗純皇帝真是被暗害,那三後不可能毫不知情,甚至連一些蛛絲馬跡都沒查到,這裡面透著的蹊蹺太多了。

“臣…保國公,龍虎大將軍,加柱國銜,領大司馬驃騎將軍……宗川,有本奏!!”在楚凌思量時,一道高亢之聲響起,使步入尾聲的大朝,立時就變得不一樣。

動了。

隨著宗川從朝班中走出,楚凌明顯能感受到疲憊的朝臣,很多都表情各異的聚焦一處,這就是宗川的強大氣場。

按理說,朕要是掌權的話,只怕比他更具氣場吧。

見到此幕的楚凌,心底忍不住自嘲道,奈何啊,沒有實權的皇帝,卻是連底下的人都比不過,這世道真他孃的夠殘酷的,也夠可笑的!

“按制,新君奉詔登基,當遴選英才以進秘書省,御前亦添侍衛官,以彰顯君恩浩蕩!”宗川語氣鏗鏘,朝御前作揖拜道。

“臣斗膽,請陛下,請三後特召文武會,以才逐之,攬天下英才以充御前,使天下沐浴皇恩!!”

這不就是機會嗎!!!

楚凌強壓內心激動,表面沒有任何變化,但他那雙眼睛,卻死死地盯著宗川,儘管他不知宗川為何這樣做。

但直覺告訴他,宗川是有意為之的。

難道是在壽皇殿的表現,叫這位老臣有想法了?

宗川有什麼想法,在此刻的楚凌看來,似乎是不重要的了,真正重要的,是特召文武會,攬天下英才以充御前,他是年僅八歲,但他是大虞新君啊,只要能在其中,招攬哪怕一位心腹,那都是大賺!

不說別的,宮外的種種訊息,至少不會被徹底封死了。

再有限制的情報,那也是情報啊。

眼下兵權,財權,人事權,一個都不在他手中,這些都是做皇帝的底氣,可無法爭取這些權力,那就要設法掌控情報權啊。

楚凌知道大虞有專門從事這一塊的,與前朝的六扇門一脈相承,今朝還叫六扇門,但那是屬於國朝的,誰掌著權,六扇門就效忠誰,對楚凌不絕對忠誠,那即便有人接近楚凌,他也是不會輕易信任的。

所以要特設一個新的情報機構。

“錦衣衛?”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