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有時挺無趣的,發生的很多事,真要沉下心去剖析,去總結,不難發現很多本質是想通的。
政治有時讓人熱血沸騰,因為所處的時局有變下,抉擇所帶來的影響遠超想象,不是誰都能時刻保持冷靜的,尤其是在利益衝突或重大轉折下,情緒是很容易受到波動,繼而做出的選擇就會受到影響。
但也恰是這樣,政治的魅力得以彰顯出來!!
正統朝的大虞,中樞及地方會長期這樣,以此保持微妙平衡與動態浮動,唯有這樣,楚凌才能將自己所構秩序與體系鋪展開來。
如果有可能的話,楚凌也不希望這樣,畢竟這種秩序持續的久了,難保其中不會有人利用這點,以達到自己的政治訴求及野心。
可楚凌沒有別的選擇,大勢已這樣促成,即便是想要有所改變,這也是需要時間來一點點調改的。
劉諶去找楚徽一事,楚凌是知曉的,但他對此沒有去做過多幹涉。
楚徽也好,劉諶也罷。
在大虞政壇是處在特殊位置上的,尤其是他們所控權勢增大,必然會被很多人密切關注著。
是投效,是示好,是掣肘,是算計,這都只有在最關緊時才會覺察,楚凌是希望他們能保持冷靜的,畢竟他們所涉之事,皆是對大虞社稷有深遠影響的。
只是這需要他們去判斷,去把控的,故而趁著眼下要做的還不算多,政治局勢沒有因此變得更復雜前,多去經歷些,對他們是有好處的。
政治如棋局,每步都需謹慎權衡。
楚凌需要的,不是循規蹈矩,毫無性格的人,大虞最不缺的就是這種,大虞真正所需要的,是能夠在風浪下站穩腳跟,看清方向的砥柱。
只有這樣的,在決策層的佔比較高,則大虞社稷才能變好。
“陛下,涉及掄才諸事,需從快定奪才行。”
虞宮,大興殿。
禮部尚書熊嚴躬身稟道:“受中樞局勢影響,禮部多次上疏奏請,可至今都無任何音訊,此事已拖無可拖了!”
“今歲要於十六道進行考試,待從中選出佼佼者,透過禮部等有司流程,距明歲所召會試就沒多少時日了。”
“如果在各道所召考試,受到中樞等層面影響推延,距京畿近的道府縣,所轄學子或不受太大影響,然距離較遠的道府縣學子,恐難以趕至京畿,以參加來年的會試啊!!”
祖母果真沒有看錯人啊。
楚凌生有感慨,看了看眼前的奏疏,又看向熊嚴,臉上露出了讚許之色。
中樞存有風波,繼而出現一定震動,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不能因為這些,就把本職給耽誤了,一應有司該做的事,還是要做的。
既然選擇了從政,尤其是在中樞任職,那就要學會去承受與直面這些。
倘若連這些都做不好的話,那乾脆就趁早退位讓賢,讓那些真正有能力、有擔當的人來擔此重任。
這就是楚凌對中樞的態度。
別叫苦。
苦的人多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