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朝強盛的根基,在於廣袤的國土面積,只有這樣,在有足夠的戰略縱深下,不至於說出現些狀況,比如戰爭,災害,叛亂等,是能確保多數地域是相對安穩的。
同樣擁有廣袤的國土面積,也意味著資源的豐富與多樣性。
在楚凌看來,大虞是一個區域內強國,儘管內部存在諸多問題,但是大虞有的,其他國朝同樣會有,只是多少與早晚的區別罷了。
就今下的大勢而言,從政治與軍事的雙重角度,大虞對外構建了一個較為穩固的防禦體系,與此同時也讓周邊強國知曉大虞軍威,從而不敢輕易的來挑釁了,這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有了這一環節下,大虞上下緊密圍繞皇權運轉,中樞及地方秩序恢復穩定,在此期間初步整頓吏治,清查貪腐,有效打擊與扼制結黨營私,與此同時一些影響深遠的改革,在碰撞與衝突下初步推行。
或許見到成效的區域仍小,期間還會遭遇各種阻力與掣肘,但只要有時間沉澱,有堅定不移的推動決心,這些改革終會使大虞煥發無限生機與活力!!
作為一國之君,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給統御的江山時間改變。
正如四季輪迴,萬物生長,治國亦如種田,既要深耕細作,也要靜待時節。
就掌握的情況來看,在政治及軍事層面,大虞需要的是保持勢頭,想讓大虞具備不尋常的,就需要從別的層面著手佈局了。
律法,經濟,科技,教育,民生……
這些領域才是決定大虞能否真正走向繁榮強盛的關鍵支撐。
上林苑所設禁地,承載的就是關鍵支撐的希望所在。
“噠噠噠……”
馬蹄聲打破了平靜,一支騎隊快速馳騁。
楚徽騎馬緊隨在自家皇兄身旁,可莫名的在他心底生出緊張,倒不是他懼怕什麼,而是對未知產生的情緒。
這是人的本能。
不知為何,楚徽總覺得有無數雙眼睛在盯著自己,可明明這一路馳騁過來,卻一個人影都沒有看到。
是錯覺?
無數次,在楚徽心底生出這種想法。
可卻又被楚徽給否定。
對自己的直覺,楚徽是有底氣的!!
“對軍備局,長壽不陌生吧?”
似是感受到楚徽的情緒,楚凌放緩些馬速,騎馬向前行進之際,露出淡淡笑意,對楚徽說道。
“自是不陌生的。”
楚徽雖有不解,但還是說道:“軍備局乃皇兄特設,是研製、製造各式軍械、器械、甲冑的核心所在。”
“諸如改良的騎兵三寶,千里鏡,陌刀,八牛弩,神臂弓,元戎弩,三弓車弩,山文甲,鎖子甲……”
“這些年來,在皇兄的指點下,軍備局研製、製造的神兵利器太多了。”
“即便是到現在,對正統五年那一戰,還有一些人私下說是有僥倖的成分,但臣弟卻不這樣認為,對北虜一戰,我朝能取得大捷,一是靠皇兄英明神武的洞察與指揮,二是靠中樞精銳奮勇殺敵,三就是靠這些神兵利器加持!!”
“在臣弟看來,就算北虜內部沒有動亂,那北虜皇帝慕容真親率大軍迎戰,最終獲勝的依舊是我朝,只是這傷亡會大很多!!”
楚凌笑而不語。
因為楚徽陳述的是事實。
沒有準備的仗,他是不會打的。
如果只靠一腔熱血去,或許能取得一場場勝利,但終有一日是會敗的,而正面戰場一旦敗了,則國運就下來了。
對於戰爭,楚凌是有清晰認知的。
大虞的對外戰爭,是要奪取疆域,搶奪財富,虜獲人口的,只有這樣,才能儘可能減少中樞財政壓力。
而隨著對外戰爭的打響,在治理與改革下滋生的矛盾,會有部分在轉移下消散的,從而帶動內部更具韌性的發展勢頭。
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
“在軍備局之外,朕特設了諸研究所。”
想到這些,楚凌收斂心神,“這是比軍備局等級更高,戒備更嚴,規矩更多的存在,這些研究所是大虞真正的根基。”
“而這些研究所,眼下還處在摸索發展階段,故而劃分是相對籠統的,但朕相信有朝一日,大虞會擁有最完備的研究所,以此在世人看不見的地方,帶領著大虞在各領域不斷尋求突破,以推動著大虞國力向上攀升!!”
楚徽瞪大眼睛,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
他不是三歲小孩。
軍備局是怎樣的存在,他是清楚的。
這是極受皇兄重視與偏愛的。
在這裡的人才與工匠,只要在對應領域有所成果,那必是能得豐厚賞賜的,這其中規格最高的,當屬集體一等功,個人一等功。
這些賞賜,如果叫外界知曉,那是能掀起輿情的。
現在,在軍備局之外,居然還有。
關鍵是這件事他毫不知情。
這讓楚徽震驚之餘,生出濃烈的好奇,到底是怎樣的存在,能夠叫自家皇兄這樣啊。
“到了!”
“唏律律……”
隨著楚凌的聲音響起,還有此起彼伏的馬鳴聲,楚徽從震驚下回過神來,戒備森嚴的場所映入眼簾。
“陛下,此處是醫藥研究所。”
師明翻身下馬,小跑到楚凌身旁,畢恭畢敬的作揖拜道:“距火器火藥研究所還有一段……”
“朕知道。”
楚凌露出淡淡笑意,“不急著去,先從醫藥研究所開始吧。”
“奴婢遵旨!”
師明立時應道。
對上林苑所設諸研究所,楚凌是心知肚明的,這些研究所的地址,是楚凌親自挑選的。
“皇兄,這是幹什麼的?”
楚徽帶著好奇,走到楚凌身旁,看著眼前這處佔地不小的醫藥研究所,隨駕隊伍中,已有人騎馬朝前趕去,楚徽知道這是傳達旨意去了。
“醫藥研究所是專司藥材研製的。”
楚凌邊走邊說道:“還有就是外科鑽研了。”
“就是巾幗會的那些?”
楚徽眉頭微挑道。
楚凌點點頭。
對於大虞而言,提高整體醫療水平是必須要做的事,儘管中樞層面沒有對這方面進行摸查過,但透過四閣匯總的情報,楚凌是知曉大致情況的,也由此,楚凌籠統推演出大虞每年死掉的人,有很多是能透過干預活命的,但是最終他們卻死了。
天花,瘧疾,霍亂,傷寒,鼠疫……
如何有效的解決這些傳染病,是楚凌必須要思考的,不然出現規模較大的災情,是會出現高死亡的,一旦出現失控的話,勢必會引發更大震盪,這是楚凌絕不願看到的。
此外就是對外戰爭。
如果軍中爆發時疫,卻沒有辦法有效遏制住,那都不用敵軍做什麼了,自身就會先亂起來。
跟北虜那一戰,就給了楚凌教訓。
儘管受傷及致殘將士,得到了及時的戰地急救,但由於缺少特效藥的緣故,使得他們最終沒有撐下來!!
對於軍隊而言,最寶貴的財富就是這些傷兵,如果他們的死傷能夠降低,得到及時的治療,待到他們重返軍隊,這就能大幅提升戰力。
手上沾著血跟沒沾,那完全是兩碼事。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