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人走到了一起,王喜棟轉頭看了看已經遠去的背影,問道:“趙哥,那個人是誰啊?”
……
他不是覺得那個人面熟,而是在寧夏村,一下子能背那麼多柴火的人,是很少見的。
不要小看那些柴火,一兩根還好說,像兩人那麼高的一大捆,重量可不小!
趙二溜回答道:“你說那個人啊?是曹老三家的,叫曹洋,想找我討一些藥豆。”
“這個人也會挖鼠窖嗎?”
“我也不知道。”趙二溜搖了搖頭,“應該會吧,不然他費那麼大勁幹嘛?又不能吃。”
“說得也是!”王喜棟點了點頭。
夏長海問道:“那你給他了嗎?”
“我身上沒有帶,讓他晚上到我家來拿。”
“嗯。”猶豫了一下,夏長海接著說道:“趙哥,他要是來了,你就多給他拿一些,回頭算在我的賬上。”
“啊?”
趙二溜愣了一下,看到夏長海不像是在開玩笑,連忙說道:“這有什麼好算誰頭上的,又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我那裡還有不少藥豆,一個人也用不了太多,晚上就給他拿一些。”
“那行。”
夏長海點了點頭,沒有再多解釋,轉身回家了。
“曹洋,沒想到在這一世會以這種方式遇到,多給他勻一些藥豆,就當是還他的人情了……”
沒錯,夏長海並不是做好事不留名,幫助方家是在還人情,幫助曹洋也是在還人情!
要說這曹洋,家裡的情況那叫一個困難……
在村子裡,曹雪可是個出了名的困難戶。
他之所以名聲在外,倒不全是因為家裡貧困,當然,他家確實一貧如洗。
不過,他家更讓人熟知的,是人口眾多!
大家都清楚,中國人講究多子多福,在這個計劃生育政策尚未推行的年代,獨生子女家庭極為少見。
一般的家庭,孩子少則兩三個,多則四五個。
不算老人,一家人出門,四五口人是常態。
可曹家的情況更為誇張,算上老人,全家一共有十一口人!
家裡有兩位老人,曹氏夫婦,再加上七個孩子!
沒錯,曹氏夫婦生育了整整七個孩子!
這樣的生育能力,要是放在以後的時代,絕對稱得上是民族英雄,能為國家的人口增長做出巨大的貢獻!
而曹洋,在這個“九九九”家族裡排行老三。
更確切地說,是在男孩中排行老三。
如果算上姐姐的話,他排行老四。
他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
試想一下,在夏長海重生之前,他家只有兩個孩子,還沒有老人需要贍養,日子都過得十分拮据。
可曹家卻有十一口人!
說實話,別說是普通家庭了,就算是憑藉夏長海現在的積蓄,也很難想象該如何養活這麼一大家子人。
也正因為如此,曹家的幾個孩子,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還沒有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