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愣了愣,粗糙的臉龐上浮現出一抹訝異,隨即重重點頭道:“不錯,正是他!
想當初,陛下還曾在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誇讚此人亦有王佐之才,只可惜他醉心於文學之道,對仕途不甚上心,故而陛下也嘆其恐難當大任吶!”
李承乾聞言,目光閃爍,想不到這等人才李泰都將其逐出門外...
愚蠢的傻弟弟喲,可真是昏了頭了!
這人可不像程咬金說的那麼簡單,什麼醉心於文學?那都是屁話!
能寫出《群書治要》的人會醉心於文學?
恐怕是因為鬱郁不得志,才不得已皓首窮經吧?
畢竟自古以來有多少文人墨客,都是因為難以走上仕途,所以才留下了傳世篇章!
諸如李白杜甫等人,如果能在朝堂上一展胸中宏圖,誰會閒的沒事兒讓去作詩呢?
而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嘉佑二年的龍虎榜了!
那一年的科舉,彙集了蘇軾,蘇轍兩兄弟,還有開創理學的程顥、程頤,甚至於橫渠四句的張載也在其中!
儘管他們都青史留名,但卻都不是狀元...
那一次科舉的狀元叫做章衡,備受皇帝器重,整天想的是家國大事,哪有功夫去寫詩詞文章?
所以說在他看來,只有在政壇上不抱希望的人,才會去鑽研文學和詩詞歌賦...
當然了,這都是李承乾的個人見解,人各有志,說不定人家真的只是喜歡鑽研文學罷了!
不過這都無所謂,既然蕭德言想要投靠於他,那就說明此人心中有志向!
或許蕭德言比不上房謀杜斷,也不及後來的馬周和裴行儉。
但能夠在幾千年浩如煙海的歷史中留下名字,就說明他一定不是簡單的人物!
一念至此,李承乾笑著開口:
“魯國公啊,怪不得父皇總說你是福將!此等人才你都能幫我招攬過來,可見父皇所言非虛啊!”
程咬金撓了撓頭,謙虛一笑:“這事兒和俺老程可沒關係,是他自己送上門來的。
那日,蕭德言剛被魏王趕出門,一副失魂落魄的模樣,正準備辭官返鄉。
剛巧俺在鹽礦巡視,安置那些做工的百姓。他遠遠地看著俺給百姓分發糧食,又見俺與民同樂,百姓們對殿下您感恩戴德的神情,眼眶就紅了。
俺與他交談了幾句,他便說殿下您是難得的明君,當即決定投靠殿下,要為天下蒼生出一份力嘞!”
聽到這話尉遲敬德忍不住插嘴道:
“這全都是殿下心繫百姓的緣故啊!自古以來這聖君都是如此,天下英才會不自覺的被吸引。
就像當今陛下,不用陛下親自招攬,我就等甘願供陛下驅使啊!”
李承乾聞言嘴角一抽,很明顯,尉遲敬德這番話有拍馬屁的意思。
但他也不得不承認,李世民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
還有程咬金,這貨不會是收什麼好處了吧?
怎麼變著法的給蕭德言說好話?
要是讓程咬金知道,李承乾心中這麼想,估計得冤死!
天可憐見,他已經被太子綁到一條船上了,自然希望這艘船又穩又快!
所以給太子劃拉人才這事兒,不應該是理所應當嗎?
“回頭等今天鹽鋪的賬冊弄好,讓他來東宮報道,此等人才放在鹽鋪大材小用了!”
說完便起身回東宮了,就留下尉遲敬德和程咬金二人等待著鹽鋪出賬...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